8月9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夕。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在瓜果架下,或许还能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更有宋人秦观用《鹊桥仙》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演绎得唯美浪漫而又惊世骇俗:“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当下,受西方情人节的影响,国人已习惯于将七夕当成中国的情人节,两情相悦的人们会特别重视并珍视这一天。在这个重要而且浪漫的日子里,他们会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爱慕之情。这一天,鲜花不可少,甜言蜜语不可少,海枯石烂的誓言不可少。这一天,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应也不可少——七夕礼物、七夕大片、七夕短信、七夕食品、七夕婚礼……但是,近年来,我们也在不经意中发现,有的时候七夕似乎就是西方情人节的“山寨版”,表现方式和活动内容如复制粘贴,没有多少新意。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王小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历史上我国民间过七夕,可以借助猜谜、女红、剪纸、绘画、版画等,交流有情人之间的情感,活跃节日气氛。当代人除了挖掘这些好的传统,还应发挥民间的智慧进行创新,如可组织服装设计、编织竞赛、诗文比赛以及各种相亲、联谊、聚会活动等。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应本着复活传统文化的初衷,通过支持和引导,用七夕演绎中国人的浪漫。
包括七夕在内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每一个华夏儿女历经风雨沧桑、安乐幸福,至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样一些节日,仍然牢牢地扎根在中国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仍然深深地铭记在亿万普通百姓的心中。正如学者所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面对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的形势,面对社会组织结构和利益群体呈现多元化的新情况,要保持精神文化的独立,很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建设,凝集人心,振奋精神,增进人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七夕来了,让我们利用这个浪漫的节日将浪漫进行到底,用七夕演绎一场中国人的特殊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