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流金*岁月总第2993期 >2016-07-27编印

我的老师万云仙
刊发日期:2016-07-27 阅读次数: 作者:康广宁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万老师今年85岁,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慈祥的眼睛,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衬出她的忠厚,握住她温暖的双手,一股母亲般的暖流顷刻间涌上心头,我们1976年毕业后,这是我又一次与老师面对面亲切交谈,这又是一节难忘的课,此时,老师没有站在讲台上,手里没有拿着书,老师讲的是书外人生,讲的是风雨历程,那一字字,饱含沧桑,浸泡哲理的话语,仿佛把我与我的同学又带回了那个曾经的岁月……
  万老师1948年由太原女师毕业,回县后参加了教育工作,刚开始辅导干部扫盲班,每月发100多斤小米,是当时县里唯一的一名女教师,所教学员中竟然还有县长董元双。在其后又参加了县里第一届人代会秘书处的工作,由于为人诚恳,积极肯干,字迹工整,写作能力强,当时的县长王大伦让万老师去县政府工作,待遇为供给制,一身制服,每月6元钱工资,但是为了家中的外婆、母亲、妹妹的生活,万老师连推三次,最后道出家庭生活困难的实情,领导这才作罢。
  1954年清中成立,校长孟鲁青问万老师想干点啥,万老师直率地提出想当班主任,教语文课。谁曾想,这一干竟然干了三十四年,十五届班主任,直到1988年离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心爱的班主任岗位。在这块阵地上,万老师尽心尽责,殚精竭虑,案牍劳形,奋斗了三十四年,奉献了三十四年,将自己的殷殷大爱全部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学生。她教过多少学生,难以统计,反正现在清徐人有口皆碑的好老师诸如张大万、苗国、王秉元、胡安荣、王守信等都曾经是她的学生,词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她的学生一茬一茬,又教育出多少学生,为清徐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这正是万老师奔涌的源头活水,才引发出清清如许的千倾流碧啊!
  古人云: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最大乐事。万老师喜欢当老师,也就爱上了教师这一行,师传奋勉,谦冲自牧,她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万老师写的教案字迹秀美,认真细致,引经据典,层次分明,被山西省当作范文交流到晋东南等几个市县展览、推广,让其他同行看了感到自愧弗如。
  勤于管理,勇于负责,是万老师一贯的作风。1954年清中初十二班每天晚上9点钟后,万老师必查寝室,查安全,以致于敲玻璃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1976年高十八班这一届毕业后,县教育局组织了一次大检查,别的班玻璃碎了、火炉倒了、灯具没了,课桌被吊在大樑上,只有十八班桌椅整齐,班容洁净,令所有的检查人员啧啧称奇。万老师要求学生早上起来跑步做操,她自己以身作则,每天早早就站在操场上,这是一种榜样,也是一种精神。
  万老师是一位震撼心灵,拨云见雾的长者。她分析的课文深入浅出,善举例、善类推,善引导,成语典故信手拈来,她浑然陶醉在文学的世界里。恨不能以最精粹、最生动、最美丽的词藻把课文里的文学精华介绍给学生,之后又殷切希望学生悉数将它化为自身的养份,她讲的起劲入神,学生在她那五光十色精彩万分的讲述里,意驰神往,强烈地感受到语文课那摄人心魄的魅力。老师批改的作文,总要写上具体而实在的评语,而每每看到文中的佳句,也毫不吝惜地打上鼓励性的红圈。我自幼腿残,万老师开了先例,不用我上夜自习,记得有一次万老师给大家的作文做点评。作文的题目是电影《向阳院的故事》观后感。老师称赞我的作文有新意,题目为《从高级劳动谈起》。其实,我的作文字迹潦草,只是创意与人不同,经过万老师的刻意修改,大段大段的增添,早已面目全新了,从那一节课后,使我突然间觉得长大了,深深地爱上了写作文。万老师不经意间的一次点评,挖掘出了一个小男孩心中宝贵的自信,使之终生受用,这份恩情冰心玉壶,我一直记着说不出口。藏在心里,成了我一辈子的债务,我也懂的这笔债务的因果关系,懂得自己活在世界上每一分钟都仰仗无数的因缘和资源的支持。这些因缘形成了道德、责任、正义、善良上端的链条,需要我去链接传承下去。
  一位名人说过:“教育像一条船,领导人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万老师正是那船上睿智的舵手,指引着我们驶向光明的彼岸。
  万老师是一位慧眼识珠,慷慨授人的长者。在万老师众多的学生中,真正的读书之才,可塑之才,她总是倾心尽力,投入全身心的培养,直至毕业后还一直牵挂着,帮助着,指导着,哺育着……
  罗灵爱是南营留学校的初中毕业生,万老师在招生时去南营留学校咨询了罗灵爱的情况,品学兼优,宣传队,腰鼓队,军乐队,少先队,几个团体的队长,同学们连名字也不叫了,干脆直呼队长。万老师一眼就认准了这是一棵好苗子,虽然家境贫寒,但孺子可教。在十八班内委以重任,全面放手,充分信任,特别关爱,倾心支持。在高中毕业时,罗灵爱已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当时罗灵爱报了中专学校雁北师专,没有报大学。万老师知道后,坚决对她说只能考大学,今年考不上,明年继续考,于是才有了罗灵爱与哈工大的一生缘份。罗灵爱上大学后,英语底子太薄,思想上有波动,万老师就给她写信,开导她,鼓励她,并给她邮去30元钱,让她买个半头砖收录机学英语,在四年大学毕业时,罗灵爱的英语是全校唯一的满分。罗灵爱结婚时穿着一件烂了袖口的毛衣,万老师看在眼里,酸在心头,特意买了一对枕头,一针针一线线,绣上了两朵大红的花朵,连同老师的一份祝愿,一份恩情,一起送给了罗灵爱。后来罗灵爱去法国留学,三个月大的孩子留在清徐老家,打电话都不方便,万老师为了让罗灵爱放心,便与爱人贾洞老师定期去看望孩子,送吃送喝,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今天的罗灵爱已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一级研究员,法国大学一级教授。法中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法方主任,蜚声全球的顶尖科学家。可每当提起万老师,罗灵爱都感慨万分,并表示此生幸得恩师,三生有幸,没有恩师就没有她的今天,她的成功是机遇好,遇到了万老师,得以栽培与提携。而万老师提起罗灵爱总是谦虚地说:“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希望她报效国家和全人类,这就够了。我唯一引以为荣的就是灵爱开启了中法科技交流的机制,已经为中国培养了一百多位博士和博士后人才。灵爱1999年受李岚清副总理邀请参加国庆观礼,是她的荣耀,也是我的荣耀,更是咱清徐人的荣耀。”
  在万老师众多的卓有成就的学生当中罗灵爱只是之一。
  万老师是一位无私无求、洁身自好的的长者,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一斤醋,一瓶酒都需要证号,她曾经的学生各行各业都有,有的当了副食门市部主任,有的在百货商场工作,万老师从不去学生面前找麻烦,总是绕着柜台走,万老师说自己常常教育学生们温、良、恭、俭、让,洁身自好,怎能为了我让学生在这些事情上犯错误,栽跟头。直到现在,万老师对她的学生中出了多少权贵,又有多少大款一概不知,不闻不问……
  事能知足心常态,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是否伟大、崇高,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和权位,而是他影响了多少人,给社会提供了多少正能量,为人类发展进程做出多少贡献。
  “忠厚传家久,经书经世长”,在万老师家的书橱里,摆满了各种书籍,大部分是她让三儿子从北京邮购回来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朱镕基讲话实录》、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吴官正的《闲来笔潭》等书籍,每日里她手不释卷,看完后常与别人交流读后感,她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有希望战胜目前困难,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万老师以教育为己任,继续教育着周围人,影响着周围人。
  万老师从当老师到现在已60多年,无论在讲台上还是在生活中她一直行使着老师的职责,为人师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引领着别人,示范着别人。
  对同行她是楷模和益友;
  对学生她是严师和表率;
  对子女她是慈母和知音;
  对街坊她是智者和睦邻;
  对路人她是灯火与雷锋。
  哲学家蒙田说过:“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拥有让人信服的条件,包括气质、素养、情操、意志。”
  万老师那一份无求的境界,温文尔雅,大智若愚,隐忍求全,抱朴守真,值得咱们赞美一辈子;万老师那一份高尚的品行,涅而不淄,笑语盈盈,崇礼尚义,温润而泽,值得咱们学习一辈子。
  在这浮躁的社会中,咱们有幸能遇上万云仙这样的老师,起步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