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太阳能发电的绿色清风悄悄吹进清徐大地,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这一阳光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据我县电力部门统计,仅今年一季度以来,我县光伏发电项目报装量已经达到了一千多千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各家光伏企业也纷纷将入驻清徐,逐鹿光伏市场。这其中,有一家新兴的本土企业特别引人注目,他们以优秀的团队、先进的技术、过硬的产品、低廉的价格迅速在光伏市场抢滩登陆,在这片蓝海中乘风破浪,扬帆起航,赢得了无数客户的青睐,这就是有清徐本土高科技团队合力打造的晋能集团科技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负责人是我县东范庄人刘锦山,小伙子今年刚刚二十八岁,可入光伏这一行却已有多年,算得上是光伏行业的行家里手了。刘锦山毕业于江西工程学院,曾在宁波光谱能源前后任职工艺工程师,光伏系统工程师,技术总监职务。2014年完成pvsyst软件教程翻译工作,2015年联合清华大学博士、华北院总工程师蒋华庆及其团队创办坎德拉学院,开启了光伏视频化知识传播时代。今年初,刘锦山回到山西创办了太原市明熙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月,在我县清源镇陈庄村成立了晋能集团科技服务中心,据业内资深人士介绍,该中心目前是我县最具实力的居民光伏分布式解决方案商之一。
光伏是我国的新兴产业,光伏业内的人才虽不能说是凤毛麟角的“稀有品种”,也是屈指可数的“香饽饽”,在大城市混得风生水起的青年才俊回乡创业!他究竟是怎么想得呢?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走访了晋能集团科技服务中心。
说起自己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刘锦山有一肚子话对记者讲。在他看来,回到山西,回到清徐,和在大城市发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就光伏行业而言,山西是一块尚未开垦的沃土,种种利好趋势,便利条件,无不预示着光伏在此大有可为的美好前景。目前国家鼓励居民安装光伏发电,并网有自发自用和全额上网两种方式,自发自用是目前国家提倡的就地能源解决方案,电发出来先自己家里用,用不完直接流入电网,不够用电网的电会自动补充,每发一度电,国家再给予0.42元补贴,补助20年,6年内便可收回成本,系统寿命是25年,有很好的投资收益。就刘锦山自己来说,在外打拼多年,有很多的业内经验,在团队建设、技术力量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创业难度相对较小。而且作为一个地道的清徐人,在自己的家乡创业开荒,为家乡服务,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为了让自己的服务中心旗开得胜,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刘锦山和他的团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们选择了与山西光伏领军企业晋能集团合作,全面使用晋能优质组件产品。在团队建设和技术支持方面,服务中心依托坎德拉学院专家顾问团,具备了其他小企业及代理商不具有的技术、人脉、产品渠道等核心资源。通过安装团队承担其课题研究,逐步掌握实验数据,并针对光伏产品的特点,结合清徐本土实际,研发出新型的安装方法,并开始逐步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安装模式,同步研发跟踪支架系统,开始引进光伏双向储能系统,光伏充电桩等最前沿的科技产品。
时时处处都要考虑在客户的前面,让客户用着放心、舒心企业的形象所在,更是顺利发展的保证。“25年组件效能质保,10年组件质量保证,5年逆变器保证,3年系统整机保证”,这样的承诺让刘锦山和他的团队不敢有丝毫马虎,对产品之外的逆变器、跟踪支架等配套配件的选择,服务中心的要求比客户还要挑剔,连最普通的螺丝都采用不锈钢材质的产品。为了给客户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服务,他们还承揽了分布式电源并网业务,从并网申请到接入系统实施一条龙服务。市场开拓异乎寻常的顺利,开业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晋能科技服务中心已经安装光伏发电站八十多千瓦,还有一些企业级的大客户的策划设计施工方案正在筹划中。
在刘锦山家里,我们见到了光伏电站+纯电动汽车模式的新型建筑,刘锦山兴致勃勃地给我们介绍,有了光伏电站,再怎么用电也基本在一级阶梯电价内,电动汽车导入太阳能电力后,可以将百公里费用从7块再降到3块2,电动汽车成为了移动储能装置,可以将无处不在的太阳能电力尽量全部自用,提高收益,基本实现用电开车不掏钱。在国家对光伏电力和电动汽车的大力补助的政策背景下,可以提前10年享受未来生活……
站在房顶上,听着这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侃侃而谈,挥斥方遒的手臂后,是大片沐浴着阳光的民房,那里,是刘锦山和他的事业一展宏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