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制造前沿3D打印显神威
时尚家具的3D打印时代来了!
真心没想到,在我们这样一个小县城,会有这样先进的高科技“武器”——可以用3D打印机,“打印”出各种式样更合心,尺寸更精准,质量更规范的时尚家具。
日前,“村企一线”栏目组记者,在位于我县东范庄村的高艺家家具厂,走访了这样一座“传说中”的家具生产“大观园”,过了一把高科技时尚家具瘾,不由惊呼时代发展之神速,想不到家具竟然能通过这样一条“全自动板式生产线”打印出来:自动上下料数据排钻开料中心、全自动直线封边机、高速数控排钻加工中心,结合自动化软件的定制家具柔性加工生产线,能够为顾客量身打造板式橱柜、衣柜生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将定制家具纳入规模化生产。
在第一道工序处,记者看到的是,这里的技术人员,正在按照顾客意愿,在电脑上用美国VC软件设计家具:量好的尺寸进入电脑后,一个360度可立体旋转的模型图,将即将打印而成的家具各个部位清晰呈现。
第二道工序处,电脑软件将算出的数据发送到自动上下料数据排钻开料中心,机器收到指令,吸过木板,短短几分钟时间,一张衣柜背板被精准分割开来,与此同时,开料机用锯子锯下来的木屑,直接被吸尘器吸走,环保卫生,省时高效,这道工序,原来人工生产需要五个人,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即可轻松完成。
第三道工序处,全自动直线封边机,将开料后的木板块进行封边;第四道工序,由高速数控排钻加工中心进行“打孔”;最后由工作人员进行组装……
先进的板式线成套设备及软件系统,轻轻松松将一件家具打印而成,看得人目瞪口呆,原来,一件梦中的家具,竟可以在瞬间内这样成型!
高智能装备成本降质量升
“机器换人”的数控家具时代来了!
在这里,记者了解到,生产家具在板材材质不变的基础上,数控与人工生产,其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人工成本;一是工具成本,现在,我们通过以下两组数据进行比对:
首先我们进行人工成本测算,推开锯人工成本PK数控开料,其结论是,推台锯:数控开料人工成本=11.538:1.6,有这样一组数据可进行比对:“推开锯人工成本:人工拆单(即写开料表)5500元,推开锯师傅6500元,推开锯小工3000元,合计人工成本15000元/每月,每天开料50张,一个月26天,15000元÷26天÷50张板,每张板成本为11.538元。
数控开料人工成本:只需搬运小工4000元,45秒上下料、105秒开料、150秒打垂直孔,共5分钟,1小时可加工12张板,1天工作8小时可加工96张板,4000元÷26天÷96张板即每张板1.6元(实际成本应为1.6÷2=0.8元/张板,因开料环节已经打好垂直孔)。下面进行工具成本测算,锯片成本PK刀具成本,其结论是使用数控开料含刀具成本,较之推开锯开料总费用降低3倍,且基本无错误,还可减少管理成本。下面是第二组比对数据:
数控开料使用的金刚石刀具成本:300元/把,可磨刀5次,费用90元/次,共计750元,每把刀可切割50张板,一共可进行6次加工,按每次加工来算,50张板/次,然后需要再磨刀,则50×6=300张,每次切割刀具成本为每张板2.5元。推开锯锯片成本,由刀具购买成本加磨刀费除切割数量得出,每张成本为0.5元。综上得出结论,使用数控开料含刀具成本较之推开锯开料总费用降低3倍,且基本无错误,还可减少管理成本。高艺家数控家具厂已进入“机器换人”的工业革命时代。“机器换人”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环节,其精准高效也让该厂更具发展潜力。
据高艺家家具厂负责人介绍,原先需要30名员工的家具生产车间,而今仅仅需要4名员工即可替代。据悉,高艺家家具厂现有员工共10人,除去4名在生产车间外,其余6人工作重点即在安装家具、售后服务。
机器换人,正是供给侧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一次大解放。
崇尚“工匠精神”专业专注更专心
“企业工匠精神: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而这些,正是高艺家家具厂所一直坚持的精神理念。”“顾客没有想到的我们也要做到,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我们的追求。”
在高艺家家具厂车间,墙上的一块块牌匾,折射着这一企业的文化。这里,曾经是一个家具卖场,而今,高艺家家具已经转型为一个家具的订购生产基地。在这里,记者感受到的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的生产技术、家具材料和工作态度:有了数控打印机的精准数据打印,家具的规格将更为标准精细化;看到的是精益求精的原材料,这里不仅在板材质量的选择上比较苛刻,就连制作家具的零部件螺丝、锁子、石英石台面……一件件均出自品牌厂家;员工们一丝不苟专注于家具生产的专心、专业,让我们这些外行看得心悦诚服。去年,高艺家家具团队萌发了用数控取代手工生产家具的念头,之后,经过前期的积极筹备,这里成为太原市首家数控家具厂。而今,高艺家家具已成为我县许多单位、家庭购买家具的首选之地。
先进的技术,使得高艺家家具能够以更简单的方式、更低的投入以及更少的时间,将理念和设计迅速转化为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业自动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摆脱对技术工人的依赖,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益和生产效益。走出高艺家家具生产车间,院子里,一幅“欢迎龙城义工光临指导”的条幅醒目地挂在中间,原来,这里还是“龙城义工志愿者”的一个平台与桥梁,企业负责人也是本报《点亮爱的心灯》栏目组的一位志愿者,曾多次与爱心人士一道,对我县弱势群体进行帮扶。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段话从“供给侧”角度强调,我国粗放、粗糙的生活将会成为过去,一个有品质的精细时代即将来临。
在我县,在高艺家家具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匠精神……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的一个时代符号与一种积极担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激流勇进、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