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新闻总第2949期 >2016-04-27编印

以德育人 因材施教 学用结合 服务社会
县职教中心务实求真打造实战型人才孵化园
刊发日期:2016-04-27 阅读次数: 作者:杨利贞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五星级学校,多年来,县职业教育中心已为社会输送出上万名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并且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去年,在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中,88名学生通过参加高职对口招生考试,本科一次达线82人,分别被机电、计算机、会计、美术等教育专业院校录取,达线率高达93.2%。
  德育先行
  2011年以来,县职教中心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其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学校通过每天的宿舍卫生、班级卫生、两操等,强化了学生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通过《弟子规》、晨思文、暮省文等文化墙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00条文化墙,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和尊重他人、遵纪守法的品格。特别是学校开展的系列思想教育,大大增强了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也逐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通过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法律大讲堂、道德讲堂,加强法治教育,让同学们更多地懂法律,懂规矩;通过校训、校歌、国旗下的讲话、板报、电子屏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营造了遵规守纪、技精敬业、勇于担当、自信向上的校园文化,让每个学生们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
  占地面积41.6亩的职教中心校园里,从学生寝室到公共厕所,从食堂到操场,地上看不到一片纸屑,听不到大声喧哗和吵吵闹闹的声音,更没有打闹嬉戏等行为。寝室内,地面清洁光亮。床下,盆子、拖鞋、暖壶摆放整齐;床上,床单平整,被子叠放有棱有角……记者除了惊讶,更多的是赞叹。从学生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体现出职教中心在学习养成教育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
  从学生一进校,他们就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从半军事化做起,从日常起居习惯做起。该校近年来推出“日常行为规范100条”,比如男生不留长发、不烫发,不蓄胡须、不戴首饰;女生不烫发,不戴首饰;要经常打扫房间、保持室内窗明几净;要勤洗被褥、床单等……学生寝室由专人巡查,对学生纪律、卫生进行不间断、全覆盖大巡查,最后进行检查评比,打分排队。每到家长开放日时间,很多家长都会对自己孩子言行举止的变化感到惊讶不已。正如该校校长闫渊林介绍的那样,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习守纪律。他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特别在常规、细节管理上,突出两个字,“严”和“细”。
  择好出路
  “职校生低人一等,校风不好。”早些年,人们对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如此的偏见。苗雅慧是该校2011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同年9月被山西传媒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录取,现为中国网医药山西频道担任做总监、新闻中心副主任。庞舒静毕业后自主创业,经过4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一个墙体手绘、古建彩绘销售为主的个体经营者……在我县,有许许多多像苗雅慧、庞舒静一样的年轻人,通过职业教育描绘着自己的人生轨迹,创造着幸福生活。
  在近几年的国家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县职教中心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学质量等都得到大幅提升,已成为引领全省职业教育的国家级示范学校。同时,该校着眼于造就一支教学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截至目前,该校有“双师型”教师49人,占专业教师人数的62%,基础能力的强化有力提高了办学实力。另外,该校在专业设置上积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开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会计、美术绘画、社会文化艺术、美发与形象设计、酒店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8个专业。
  职教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2013年9月开始,该校开始了五年制“三二分段”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并与四所高职院校的五个专业实施了无缝对接,与三所高职院校签订了180人的五年制大专“三二分段”协议。2016年该校将对口招收省级重点以上中职学校学生335人。截至目前,该校已与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四所高职院校签订了五年制“三二分段”招生计划共计335人。招生专业涉及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美发与形象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会计、学前教育等。该校还在山西美锦钢铁有限公司、山西亚鑫焦化有限公司等地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目前,该校校外实训基地36个,校内实训基地13个。
  校企对接
  手拿画笔,蘸着水粉,“画家们”或熟练地蘸笔、调色,或聚精会神地上色,画室里异常安静,连记者进来他们都没有发现,这不是画家的画室,而是县职教中心绘画专业的学生在实训。
  为全面改善实训条件,该校积极争取各级资金,不断加大投入。2015年,该校电子商务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实训基地被列为省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机电技术应用、美术、社会文化艺术6个专业分别获得了省级重点实训基地和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得到省专项资金支持。今年3月份,投资3000万元,占地12000平方米的新实训楼建成并投入使用,该校作为被省、市发改委初选为“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实训楼项目学校,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极大地改善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
  近年来,职教中心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为我县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输送人才。目前,学校共与36家企业合作办班,其中,与阳曲四联重机有限公司、曙光机械厂、紫林醋业有限公司、清徐新紫金酒店等32家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多年来,他们还与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近3年来,县职教中心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据了解,该校通过“校企联手、产教融合”的形式,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3月底,新紫金酒店和德盛园酒店的代表主动走入学校招聘专业人才。2014年,阳曲四联重机有限公司有意接收60名学生,促进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显著提升,这些学生一进厂就是熟练工,既支持了企业的生产,也极大地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了毕业生一次性对口就业率。
  职教中心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职业教育专项资金844.07万元。职教中心与县安监局培训、特种行业培训、与山西乐村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培训,组织再就业培训和失业人员培训,定期开展送教下乡培训,推广葡萄种植、蔬菜种植等新技术。2013年社会培训1520人,2014年社会培训1500人,2015年社会培训15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