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清徐*要闻总第2948期 >2016-04-25编印

鸟欲飞高先振翅 人求上进多读书
——访全国“书香之家”潘金华一家
刊发日期:2016-04-25 阅读次数: 作者:白俊英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4月22日晚——“4·23”世界读书日的前夕,在“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作为全省27名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的家庭之一,潘金华家庭领到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书香之家”牌匾。
  潘金华是县城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戴一副方框眼镜,垂发至肩,穿一件淡蓝色的衬衣,显得既充满朝气,又自然大方,不失“为人师表”的朴实风范。
  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家,却可谓书香缕缕,一屋书香。茶几上、书房里、卧室的床头,随处可见一撂撂摆放整齐的书,有的书夹着书签,有的书折着书角,随手翻翻,有的书里被不同颜色的笔勾勾划划,有的被圈圈点点,真可谓阅之博、读之精,令人敬慕。
  “读书,是我家的头等大事”
  ——“我在读师范学校的时候,第一次到校图书馆就惊呆了,以前从没见过那么多的书!从那时起,我就像一只闯进菜园子的小兔,再也不想出来。真正爱上读书,就是从那个时候。”
  当年潘金华从吴村小学调到县城中学时,感觉到有“跳起来摘果子”的压力,于是,她便下决心,更加深入地学习去深造自己!她认为,只有自己充实了,才能更从容地教学,也更无愧于自己的学生。她一边教书,阅读一些教育专著,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她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自学考试。潘金华说:“书,是我成长的阶梯。”《班主任工作法》、《班主任九项技能训练》等书籍是潘老床头必备书。
  因为好读书,好学习,潘金华的论文多次在市、县获奖,她辅导的学生也多次在全国“希望杯”作文大赛中获奖;作为学校教科研的主要实验教师,潘金华的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得到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作为学校的业务骨干,学校的一些重要文件由她来起草。“这全得益于读书。”潘金华说。
  潘金华老师的丈夫边晋彪,也是一名师范毕业生。“令我欣慰的是,我老公也是一名‘书痴’,他爱读书的那份热情,一点不亚于我,可以说是‘手不释卷’。”说起丈夫,潘金华钦佩之情溢于言表。在她眼睛里,边晋彪是她学习和努力的榜样,她说,老公在上学时是“尖子生”,参加工作后也近乎“疯狂”,每天晚饭后,边晋彪第一件事是练书法,第二件事是就是挑灯夜读,经常要读到半夜三更才入睡。
  卧室里,左边那个床头柜上,整整齐齐摆放了十几本书,那是边晋彪最喜爱的书,有诗歌散文、推理小说、社科著作、世界名著;右边这个床头柜上,又是20多本书,那是潘金华精心挑选的书,有教育教学的,也有文学名著和心理学方面的,还有汉语言方面的工具书……夫妻俩每天各看各的书,电视机也很久未开了。
  受夫妻俩的影响,已上初中的儿子边子骥也是一名小“书虫”,每天他迅速完成作业后,就沉浸在书海中,每个星期天,边子骥也是在图书馆度过,《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史记》、《水浒传》等著作是小子骥床头必备书,虽然读过好多回,已经耳熟能详了,但他依旧不忍放回书柜。边子骥还被县图书馆评为“清徐县读书明星”呢。
  潘金华说,虽然他们是个普通家庭,但是,每次去太原,省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是必去之地!而且,只要孩子提出买书的要求,他们都会满足,每年,他们光为孩子购买书籍要花去1000元以上。
  “读书,是后天的持续学习”
  ——“在学校学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而后天的持续学习,可以造化一个人,完美一个人,成就一个人!”
  为了激发全家人的读书热情,提高读书质量,她们这个三口之家每年都会举办一场“家庭读书竞赛”。
  卧室的门后面,贴满了读书计划、竞赛表格、读书明细等八九张做好的表格,记者在惊叹之余,崇敬之心油然而生。这早已超出泛泛地读书。书,已然成为这个小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在推动着这个“书香家庭”数十年坚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