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城市创建和清洁行动工作,自2003年启动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2004年获得“山西省卫生县城”荣誉称号以来,我县已连续十二年获此殊荣。去年以来,我县认真对照《山西省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检查标准》和《国家卫生县城标准》,根据省、市专家的评估意见,严格责任落实,努力化解“双供”工程和开发区村庄搬迁的环境压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环境卫生整治,改善生活环境。2015年,完成创建市下达的二星级以上城乡清洁工程星级单元170个、三星级以上44个。进一步加强全县188个村庄的保洁管理,规范农村垃圾收运。严格落实除县城外各级道路、农村街巷每天8小时清扫保洁制度,对村庄内的街巷、单位、河道、工地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突出整治县城街道环境卫生,加大对县城主大街及便道的机扫和水洗力度。加强清扫保洁管理,重点抓好美锦大街、紫林路、文源路等3条街道16小时保洁。加强垃圾桶、果皮箱、信号灯、指示牌等公共设施的定期清洗保洁,确保干净、整洁、完好。对环湖路早市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对商业街进行了硬化。及时清理广场、花池、绿地杂物、树上挂物;加强植物修剪,及时补植草坪植被,定时冲洗植物叶面,确保绿植不杂乱。此外,为彻底改变县城环境面貌,分别在城东、凤仪街、西门建设了3个综合批发市场。
——加强环境检查监测,改善生态环境。2015年,全县18个医院、乡镇卫生院产生的150.844吨医疗废物,全部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统一收集处置,处置率达到100%。同时完善环境突发应急机制,近两年内未发生因污染源引起的环境污染破坏事故。确保水源地的安全,每月组织专业人员对水源地稽查、监测各一次,水质达标率100%。2015年重点工业企业废水监测14家/次,达标率100%,废气监测56家/次,达标率98%。
——加强卫生执法管控,确保公共卫生安全。重点加强对“五小”行业卫生监督管理,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对水质卫生状况开展监督检查,监督抽检率达到100%,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相应工作资料、监测报表全部整理归档,供水人员、水管员全部持证上岗。加大灭鼠和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力度,坚持对“四害”密度进行长年监测和集中消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除四害消杀工作。连续两年投资数万元购买灭鼠药3万袋、灭蟑药1万袋等,并免费向各乡镇、各单位发放,有效地将“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全年共布放粘鼠板589张、蟑螂屋1144个、粘蝇条195张、灭蚊灯6台。开展专题培训,使群众对“四害”的生活习性等知识有了深入了解,进一步提高我县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水平。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安全。2015年以来,对县城范围内200余家餐饮单位进行了摸底检查和创卫督导,对不合格单位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对食品、餐饮具等按规定存放、分类清洗,配备专用餐具消毒保洁设施,标志清楚,防蚊、防尘、防鼠“三防”措施到位,生熟食品严格分开,工作间严格分开,有台帐资料备查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县城东湖北岸公园、商业南街、北城污水系统工程三大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尽快建成投入运行,提高群众宜居度。强化施工现场管理,2015年以来,对县城所有在建工程逐一进行了检查,并及时下发了整改通知书。目前,各施工工地按照安全文明工地要求,砌筑了施工围墙,制定了统一标准的公示牌、施工标牌等,基本做到了施工机械摆放整齐,工地用房布置合理,场区整洁,各建筑工地的围档高度基本达到2.0米以上。加强市政公用设施整治,对县城2200余套路灯、灯饰进行了检查维修,确保路灯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对倾斜的路灯杆及时校正就位。对县城所有行道树、广场公园及小游园绿地进行清理整治,对缺损的树木进行了补栽,共计修剪绿篱13.3万平方米,草坪23.7万平方米,灌木502万株,行道树4100株,支撑倒伏树木320株;补栽行道树223株,景天2400平方米,绿篱1500平方米。加强对县城各种检查井盖的维修更换力度,组织对破损的雨污水井盖及时进行了更换,共更换雨污水井框33个、雨污水井盖97个。加强公园、水面、公厕的清扫保洁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持干净整洁。
——加强传染病慢病管理,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按期完成重大疾病控制国家规划要求,近3年无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在医院设立了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和专科门诊,开设了感染科。免费实行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9%;制定出台《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对流动儿童实行属地化管理,2015年,全县共有0-6岁流动儿童1443名,建证、建卡率达到95%以上;预防接种规范,安全接种率达到100%,幼托机构、学校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每年9月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在慢性病防控方面,县烟草公司等十个食堂(餐厅)开展了示范食堂(餐厅)创建工作;投入专项经费在我县怡心公园、东湖周边设置了主题为“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向群众传播慢性病预防,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在精神卫生管理方面,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精神卫生管理网络,做到精防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应管尽管;规范开展《国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填报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体检及随访等工作,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1100人,健康管理1081人,管理率达到98%。
——开展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示范单位活动,扎实开展单位和社区卫生管理。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组织清理暴露垃圾、卫生死角、污水外溢、乱堆杂物、违章搭建、乱贴乱画乱挂和“小广告”,规范小区内商业门面、小市场、摊点的经营行为,治理家畜、家禽、宠物敞养,搞好绿化、美化、亮化,完善为民、便民、利民措施,发动居民开展周末大扫除等,强力开展楼群院落、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
——积极开展改厕工作,加快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建设进程。制定出台了《清徐县农村改厕实施方案》,成立了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小组,组织全县农村改厕技术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队伍,深入各项目村、农户开展改厕指导,确保改厕工作顺利推进,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农村改厕任务。
——加强宣传,全面提高认识。通过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网络,形成了以卫计局为组织,以三级健教网为主体,以疾病控制中心为技术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先后在清徐电视台、《清徐报导》开辟了宣传专栏;在醋都广场大型户外视频上播放了66条以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环境、共同分享为主要内容的视频宣传;全县设立健康资料摆放架和健康教育宣传栏445个,印发健康教育宣教资料20余种40余万份,群众卫生知识知晓率均达到85%。在全县9所乡镇卫生院实行了候诊厅健康教育音像播放,累计播放内容达30种以上,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