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悦读*时间总第2942期 >2016-04-11编印

君子如玉
——读季羡林《君子如玉》
刊发日期:2016-04-11 阅读次数: 作者:叶子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君子,多么美好的称呼。可它又多么遥远,问及现世周边人群:你,他,还有他,都是君子么?即使未必如戚戚小人自私苟且狭隘,谁又敢说“我就是坦坦荡荡的君子”?似水流年,斯人已老,书店里与季羡林的《君子如玉》(现代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不期然偶遇,魂儿便被摄了去——“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君子,令人心生敬意又心向往之,那些正义凛然、好男儿行走天地间的清澈气息,那些不枝不蔓、两袖书香的如兰品质,似温煦的春风迎面而来。久违了那种博学、儒雅与谦恭有礼的人文格调,在这本书里,却与他们“重逢”了。彼谦谦君子,互相懂得,季羡林先生暮年忆友,心潮跌宕难平,我辈仰视,更是肃然起敬,每读一文,扪心自省:你我品行若何?
  《君子如玉》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季先生怀着深切的思念之情,逐一记述了胡也频、董秋芳、臧克家及陈寅恪等朋友和老师。由于年代与空间的阻隔,我们对“诸君子”知之甚少,而季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个真实的、有关君子的故事。
  他在“忆章用”中写道:“然而他撒手离开这个世界走了,把寂寞留给我”,从自己与其十年交情的了解,刻画章用“毫无疑问是一个怪人”,并言明“人不应该像牛羊一样,看上去都差不多”,“真正大学问大事业是另外几个同一般人不一样的,甚至被看成怪人和呆子的人做出来”,他绝不是在赞赏标新立异,而是说,君子、真正的男子,是不与多数人一样的,他会有自己的主见和风骨。另一个亦师亦友的西谛先生,作为学识渊博的北大国文教授,在季羡林眼里“简直不像一个教授。在他身上,看不到半点儿教授架子;他也没有一点儿论资排辈的恶习”。本辑还相对全面地介绍了胡适——“还胡适以本来面目”,让我们从更细致的角度了解了他的优点和瑕疵。尽管性格各不相同,却都有一颗正直、善意、爱国悯众、博大宽宏的心,一言一行,掷地有声。
  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回忆了老舍、梁实秋、周作人及张中行等先生,他们平易近人又不平凡。俞平伯讲学时的陶醉有趣犹在眼前,老舍的自沉又让人沉痛得难以呼吸。诸人诸事,如胶片回放,令人屏息深思。
  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记录了对冯至、吴组缃、许国璋、傅斯年等师友的哀痛悼念。站在胡适之墓前,他道:“悲从中来,心内思潮汹涌,如惊涛骇浪,眼泪自然流出”,因用杜甫诗“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读到此处,谁能不随之泪流!
  时光一寸寸翻过了昨日,那些人远去了,却还活在人们心中,他们的音容使我们看到季节里的艳阳和浓荫,那些明丽磊落的风骨,那些永伫心头的信心与希望。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无论时光怎么演变,历史怎么飞转,我们依然要掸拭瞳孔上的灰尘,不时回望曾经的天地,以君子行止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