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是很遥远的事情
相思算什么早无人在意
醉卧不夜城处处霓虹
酒杯中好一片滥滥风情
最肯忘却古人诗
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守着爱怕人笑还怕人看清
春又来看红豆开竟不见有情人去采
烟花拥着风流真情不在
这是童丽演唱的《红豆生南国》,歌声凄婉、动人,表达了一位女子在灯红酒绿的城市被爱人抛弃的心酸与无奈。众所周知,这首歌脱胎于王维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童丽演唱所表达的是男女私情,把红豆看成爱情的象征。而王维诗的原意表达的却是朋友间的友情。
红豆是生长在南方的植物,果实鲜红如豆,故名红豆。民间传说以为身上携带这种红豆会永远怀念所关心的人。王维按此传说写下此诗,送给到南方去的朋友。现在有好多人把这首诗理解为爱情诗是不对的。读古人作品不能看到“相思”就想是男女爱情,看到“情人”就说是男女情侣。古人用这些词,有庄重的用法,用于朋友;有侧艳的用法,用于男女私情;还有比兴的用法,表面上看是说男女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用以比喻君臣、朋友的关系。这要根据作品的涵义具体区别。王维上面这首诗里的相思以及袁郊:“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吾兄生平可曾遇着一个知心情人?”都指的是朋友。而费昶的“窥红对镜敛双眉,含愁拭泪坐相思”、乐府诗“情人不还卧,冶游步明月”都是指男女之爱的。张九龄的“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则是比兴用法了。
关于这首小诗还有许多异文,《全唐诗》里都加了注明,异文注要集中在第二三两句。“春来发几枝”,有的版本是“秋来发几枝”,还有的是“秋来发故枝”。较早记录这首诗的《唐诗纪事》说,宫廷诗人李龟年因安史之乱流落在湖南,一次在酒席上唱了两首歌,其中一首就是“红豆生南国”,他第二句唱的是“秋来发几枝”。我们从全诗看,这首诗是写“红豆子”的,不是写“红豆树”的,红豆结于秋天,因而用“秋”字更符合题意。确定用“秋”字,那“发故枝”自然是错的了。其实,“发几枝”就是结出几枝果实,不是发出几枝新枝条,不然后一句就无所依了。第三句“愿君多采撷”,其“愿”字有的用“劝”,有的用“赠”,“多”字有的用“休”。“愿”与“劝”都可以用,不过用愿字感情色彩更浓些;“赠”明显不对,从诗的内容上讲不通,诗人又不是红豆树的主人,怎能赠人采摘呢。用“多”用“休”字可推敲,用“多”是表达想让朋友常想念自己,从而也表达诗人自己对朋友的浓烈情感。用“休”是劝朋友不要采摘红豆,因为此物最相思,怕朋友思念自己损伤了健康,是另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两字意义相反,却都讲得通,用“休”字似乎诗意更深一层。现在让我读这首诗应为:“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愿君休采撷,此物最相思”。
读古人作品既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不假思索,要多查资料,多动脑筋,此诗可作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