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植树节*专版总第2930期 >2016-03-11编印

植树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
刊发日期:2016-03-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每年的3月12日,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植树,并教会孩子爱护树木。
  我们知道,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植树节,我国也提倡植树造林很多年了。那么为什么要植树造林?森林作为“地球之肺”,究竟有哪些重要作用呢?中国古代所言的“天人合一”是不是让我们应该保护森林和其他生态资源,实现与自然应该的谐相处呢?接下来我们一一讨论。
  1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
  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据测定,森林中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2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3森林是天然制氧厂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而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有关资料介绍,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并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
  4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城镇尤为突出。据研究结果,当噪声达到70分贝时,对人就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出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实验测得,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分贝。城市街道上种树,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
  5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由于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断地吸取深层土壤里的水分供树木蒸腾,使其正常形成雾气,增加了降水。通过分析对比,林区比无林区年降水量多10-30%。国外报导,要使森林发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其绿化覆盖率要占总面积的25%以上。
  6森林改变低空气流,防风沙、储水、保持水土
  出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另外,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持水土。
  据计算,林冠能阻载10-20%的降水,其中大部分蒸发到大气中,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树干渗透到土壤中成为地下水,使地球的地面河流、地下水道、水汽循环都交杂通畅,增加淡水利用率,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库。
  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紧紧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冲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7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
  工业发展、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健康。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一般说,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另外,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据国外研究介绍,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8生态的多样性
  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大量的树木,除了改善气候环境,还可促使植物多样性。植物多样化,可减少延缓很多物种的濒危与灭绝,这样也可以进一步进化出更适应环境、相对更强,可以净化、转换核磁辐射、裸陋岩地等恶劣环境的新型植物。
  由于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这引起了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大突出问题。这是破坏自然的代价。
  人和自然的关系,本应是共生互利、和谐发展的关系,如同中国的太极图阴阳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所解释的中国古代重要的“天人合一”思想,就从一个方面反应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这正是古代先贤的智慧。
  而今天我们关注“植树节”这个节日,正是保护自然,实现天人合一的又一次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