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文化*生活总第2921期 >2016-02-19编印

彩门楼回忆
刊发日期:2016-02-19 阅读次数: 作者:宋斌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又是一年过年时,走在清徐县城的大街上,不禁想问:“清徐独有的彩门楼真的回不来了吗?”其实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清徐人来说真的不想问,因为问了,说明现实中没有,这是一个挺让人不习惯的现实。
  身为一个清徐人、普通人,也许我不懂这背后的“难处”,也不了解这背后的“隐情”,面对冷冷的现实,清徐真的能“猴”的住吗?彩门楼作为清徐独有的年俗文化,一个传承多年的闪亮文化符号不知影响了多少人,想起那些曾经为之付出和推广的人们,真是唏嘘不已。没有了过去过年时的“风光”,清徐显得格外冷清、安静,但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景象,因为清徐人早已习惯了以前那个热火朝天处处散发着清徐独有年味的文化氛围。如今这戛然而止的境况似乎让许多清徐人都难以适应,仿佛不知道该去哪儿玩了,没有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喜气彩门楼,连那句“欢迎你到清徐来”似乎说得都少了些底气。
  回忆是丰富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希望清徐发展,更希望清徐人生活在幸福中,我们习惯了加快脚步向前看,可是却忽视了一些我们曾经拥有的最传统的东西。在过去,作为清徐人,我可以自豪地如数家珍般地告诉身边的朋友,清徐有什么。现在,生活在越来越好的同时,清徐的那些“特色”却不在了。我们是普通人,过着最普通的生活,看到的也是那些最朴实的东西。我们可以向前看,但请不要忘掉过去的东西,特别是那些曾经属于自己的好东西。
  彩门楼日子已渐行渐远了,我们不知道它们会在那一年与人们再次相见,但心里除了遗憾外,更放不下深深的思念。我们这些曾经见过彩门楼的清徐人尚且还有些记忆,想想那些没有见过彩门楼的后辈,有些事情真的不敢去想,当我们有朝一日要拿着书或者网络图片去告诉他们这就是曾经的彩门楼时,除了心痛就是悲伤,这是世上最残忍的回忆方式。但是,我们也必须通过“完美”的语言去描述它,因为它们曾经是那样的美。
  又是一年,没有了彩门楼的清徐人过年总有些不自在,少的不只是年味,更是心里的文化喜悦感。彩门楼是清徐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文化标杆,一个穿透力极强的清徐年文化符号深深打动人心,在过年时,代表清徐迎接四方宾客,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我们舍不得它们离开,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因为在这样一种长期的文化氛围中,我们闻着醋香,活在画里。
  这样一种特有年文化的积淀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消失却很快,趁我们还没有完全忘记时,十二分期待彩门楼回归,不只是为了自己,更为了我们引以为豪的清徐年文化。想想那些为了清徐年文化奔波的人们,我们没有理由忘记;想想那些为了清徐年文化坚持的人们,我们需要用心接力。这不是要感动谁,而是告诉更多的身边人,把我们的记忆夯实,等待有朝一日彩门楼回归时,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故事瞬间涌上心头,脱口而出、滔滔不绝。
  文化的传播是需要一种接地气的力量的,希望越来越多的清徐人把彩门楼牢牢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哪怕现实不给面子,我们也要用我们的记忆去诉说一段段属于它们的真实故事,告诉孩子、朋友,这就是清徐的彩门楼,一个个承载了许多清徐故事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