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痴“团长”:三十五——公岁!
年轻与年龄无关!
你若不信,就随记者去采访这位现年三十五“公岁”的“年轻人”——我县东高白村亚鑫晋剧艺术团团长贾传伦。
在东高白村,提起年已70岁的贾传伦,村里的孩子们会告诉你,贾爷爷是个地道的“老顽童”。在东高白村每天早上健身的人群中,能够在单杠上一口气做10多个引体向上的他,标准的姿势,厚实的耐力,让十八九岁的小后生都很佩服。
作为该村的第一个拖拉机驾驶员,贾传伦有着50多年的驾龄。他的人品,他的驾驶技术,也早被本村及周边邻村人传为美谈。年轻的时候,热心的他开着村里的手扶拖拉机,每每东家要买个针线、西家捎个板凳,他总会满足大家的要求。而今,随着年纪的增长,热心的他更成为村里的大忙人,谁家用车婚丧嫁娶办事宴,他既当总管,还贴车贴人当司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会给大家送上一台经济实惠的山西梆子,将大家的日子烘托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得空时,戏痴“团长”还会上台“痴一把”:晋胡、二弦、三弦、四弦,马锣、铙钹、铰子、手锣,文武场乐器样样都能来两手。戏痴“团长”爱晋剧,打年轻时候便是村文工团活跃分子。志同道合的老伴儿武改娥,就是他在村文工团结识并追回家的。而今,老俩口依旧是村里的文艺骨干,活跃于该村晋剧艺术团与村舞蹈队的舞台上,为家庭、社会带来了欢乐与温馨,让自己的生活年轻有朝气。
2005年,戏痴“团长”组建了山西亚鑫晋剧艺术团,更成为一名弘扬文化艺术、倾心公益事业的草根“民星”。11年来,该剧团从最初三五人的票儿班,日益发展为现有活跃演员40余人、业余演员近百人的小剧团。而今,剧团演职人员不仅有清徐本地的晋剧爱好者,更广泛吸纳祁县、太谷、平遥、太原南郊等地的晋剧演员、票友和戏迷,是一支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公益性文艺团体。剧团自成立以来,以进一步振兴、普及、发展山西晋剧艺术为己任,积极挖掘优秀晋剧表演人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政国策、弘扬真善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促进了东于、高白乃至周边地区晋剧文化事业的发展。
实力剧团:软硬件——给力!
素质与学历无关!
自幼家境贫困的贾团长虽然学历不高,但却对传统晋剧有着独到的理解,从戏文到剧情,从历史背景到社会意义,无论是连本戏还是折子戏,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他守护着晋剧的同时,晋剧更滋养升华了他的人品、艺品。
惠民大舞台,搬入百姓家。在乡村,每有村里赶庙会、孩子满月、老人祝寿、婚丧嫁娶,常会请剧团或歌舞表演前来助兴。为此,以“优质实惠”著称的亚鑫晋剧艺术团上山下乡、走街串巷,将晋剧艺术送到千家万户。与此同时,该剧团还活跃于县城的消夏晚会、乡村的节庆舞台,历年来,剧团每年平均演戏100余场。演出剧目不仅有常见的老八本《打金枝》、《三关点帅》、《下河东》、《狸猫换太子》、《双官诰》、《卧虎令》、《火烧庆功楼》、《金沙滩》,而且有新剧目《卷席洞》、《杨八姐游春》、《春江花月夜》等,常常演出的本戏也有13本,折子戏20余个。
硬件有实力,软件有底气。为适应社会发展,保证演出质量,贾团长在硬件设备上先后累计投资100余万元。而今,剧团不仅配套有拉箱车,服装、幕布、音响设备,而且还新购了30多平米的Led显示屏,硬件设备日益现代化。为提高演员水平,该剧团特聘郝翠香为名誉团长、张丽果作为艺术指导,使得剧团的乡村演员能够得到名家的专业指导。目前,该剧团红黑丑旦四大门齐全,更有许多演员演出的剧目被戏迷们津津乐道,诸如大花脸张维志演出的《明公断》,生角郭再仙演出的《杨八姐游春》,白新艳演出的《双官诰》,渠福梅演出的《芦花》,李华文演出的《喜荣归》,王全根演出的《走山》,要巧转演出的《算粮登殿》,以及鼓师张旺吉、琴师张继军、老艺人韩拴成……精彩的演出,吸引了更多的回头客,多年来,我县新民村、西梁泉的庙会,祁县的涧法柱钩机厂、交城伯岩头村,古交小记沟村委会、周边崛围山、庄子头村等连续三四年提早预约,铁杆戏迷粉丝队伍日益壮大。精湛的演出,良好的台风,有爱的公益,赢得大家一片赞誉,剧团也收到了东高白村委、中高白村委会等送来的一面面锦旗。
清风晋语招人爱,薪火相传梨园情!11年来,山西亚鑫晋剧艺术团在贾团长及名誉团长郝翠香带领下,始终贯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针,紧跟我县建设文化名城战略步伐,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办团宗旨,抓特色、推精品,精心打造出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节目,他们走农村、进社区,为广大群众送去了一道道艺术大餐,11年共演出2000余场,为推动晋剧艺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记者还想向大家推送的一个消息是,这位35公岁的戏痴团长,可是一位名门之后,他可是我县东高白村那位文武双全的武状元贾廷诏的后人呢。当然,那位乾隆7年(即1742年)因韬略精深、武功卓绝,被乾隆皇帝钦点为武状元,封为头等御前侍卫,且著有《三韬六略之解》、《孙子兵法浅释》的贾廷诏,大家自然是耳熟能详。提起先祖,贾团长在深感自豪的同时,更生发出诸多感触:“作为贾家后人,我与我的剧团将立足当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将与我的演员们一道,继续守护晋剧艺术,展现晋剧风采,为中国梦高歌,让中国梦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