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村企*一线总第2911期 >2016-01-20编印

精准扶贫面对面 爱心众筹心连心
刊发日期:2016-01-20 阅读次数: 作者:张月英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三扶”司令“超生”家长
  ——清徐籍全国三级跳远“冠军”武利军与他的53家“穷亲戚”
  扶贫“输血”、扶志“壮骨”、扶智“造血”,是我县全国三级跳远冠军武利军的精准扶贫三部曲。
  他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更是一名对社会与国家有着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慈善大使、公益志士!
  山西省第八届人大代表、太原市青联第六届常委、省市第七届青联委员、团市委第十三届委员、太原市“劳动模范”、被太原市记特等功一次的武利军,从少年时代便有着伟大的理想与强烈的报国心。从春光小学,到清源镇中,从市体校、市体工队,到北京体育大学,直至成为国家田径队三级跳远运动员、山西省首位荣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的男运动员,武利军的人生之路,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9年8月,19岁的他代表中国田径队,赴日本参加“中日澳”国际田径对抗赛,一举在佐贺、鸟取获得两个第一的好成绩,并打破大会记录;1990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锦标赛获得第三名,赛后入选国家队集训,10月在华北五省市对抗赛中再次荣获第一并破大会记录,破山西省最高记录;1991年7月在英国国际邀请赛获得第二名,当月在英国举行的第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荣获第三名。1992年5月在全国锦标赛上再获第一,被国家体委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成为山西省首位获此称号的男运动员。1991年、199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山西省“十佳运动员”。
  2005年,武利军进入太原亚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担任亚泰能源公司经理、亚泰集团投融资部经理、山西国藏青花酒业有限公司经理,世界华人创业联合会副会长、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山西省陕西商会理事、“黄丝带”组委会志愿者互助联盟联络员、北大EMBA学员、蒋爱宝学雷锋队顾问……
  2009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体育健儿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开始关注公益慈善事业,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七年来,他广结穷亲,现已与53户特困家庭结下不解之缘,更成为这53户家庭的“大家长”。而六年来,他的精准扶贫三部曲,更成为他人生进程中的一道亮丽的爱心风景线、一股强劲的公益正能量,在我县、太原,乃至三晋大地上以N次方的速度迅速传递、扩展开来……
  扶贫“输血”,是武利军先生精准扶贫的第一步。
  被大家称为“爱心专车”、有着六年“工龄”的晋AFE703,其车牌号早已被53户特困户家庭熟记于心。见证了主人武利军扶贫帮困史的爱心专车陪他一起走过6年。这辆爱心专车,与武利军的公益事业同龄;这辆爱心专车,它已经跑了10万多公里的扶贫路。
  扶志“壮骨”:是武利军精准扶贫的第二步。
  志当存高远,人穷志不穷!在为贫困户“输血补液”的同时,武利军鼓励他的“一大家”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在困难面前“做英雄”站起来,而不是在挫折中“当狗熊”倒下去。
  从2009年开始做慈善到现在7年多时间,在武利军锲而不舍的坚持下,不断有爱心人士加入,使许多贫困家庭条件得到改善。然而,有的贫困家庭则依赖于社会帮助。针对这一情况,武利军每次见面都要和他们沟通,给他们百孝篇、弟子规、三字经等等传统文化书籍,让这些家庭通过学习,懂得做人的道理。在他的率先垂范和宣传动员下,他的“爱心圈”日益壮大。许多朋友被他发展为爱心人士,多次给我县碾底小学、古交市关头小学送衣物,常年为草庄头村、岳家湾等贫困村送衣物及生活用品等。
  2015年8月,我县的理科状元陈明、郝闫村田丽萍、静乐县周帅东三人考上大学,因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武利军和武钢、罗颖、穆景权等人发起捐款活动,因个人家庭情况的不同,捐的钱物有限,9月13号前分别送给陈明、田丽萍3000元及一些生活物品,让张志鹏为周帅东转送捐款2000元。与此同时,武利军还向陈明等赠送了《巡礼-国学印象》等书籍,鼓励他们要勇敢战胜困难,将困难看成磨练自己的人生财富,在挫折与困境中奋发崛起。
  扶智“造血”:是武利军先生精准扶贫的第三步。
  扶贫关键在扶智。对此,武利军从教育培训入手。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从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抓起,从对贫困家庭的全员培训抓起。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对贫困群众实施扶智,进行文化智慧的渗透、启迪、滋养和教育,让他们不断开阔视野,增强致富本领,增强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力。另一方面开展“爱心薪火传递”行动,对活动帮助的贫困家庭提出要求,与其签订承诺书,约定家庭成员中有能力者,参加工作后每月要拿出工资的20%回报社会、帮助贫困孩子,从而给予其尊严感,并培养其对于社会的责任心。
  武利军的慈善活动从刚开始一个人在做,逐步到几个人加入,直至现在每月都有许多爱心人士随时捐款捐物,他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结合公益慈善,使自己的工作和公益慈善事业两不误?这是他近年来一直琢磨的事儿,对此,一直低调的他,现在开始在社会上担任一些职务,比如担任世界华人创业联合会和武氏宗亲会副会长,并在其他协会担任职务,都是负责公益慈善事业。这些职务为他的慈善事业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于他而言,只要能更好地为扶贫事业服务,高调一把又如何,担当是一种责任与使命!
  扶贫“输血”、扶志“壮骨”、扶智“造血”,武利军开着他的“爱心专车”,合着精准扶贫的时代节拍,将一车车衣物,一本本传统文化书籍,一声声叮咛与嘱咐,送到他的53个穷亲戚家中。我们坚信,武利军先生的精准扶贫三部曲,必将在扶贫攻坚的第一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抒写得更加活力高效、更加强劲有力!

  结对扶贫 爱心传家
  ——离休干部任世华一家桃花营村“结穷亲”
  小佳鑫有了“俩爷爷”!2015年10月31日,我县电影公司离休干部任世华在他的两个女儿任艳、任丽陪同下,与我县桃花营村13岁的小女孩赵佳鑫结下了暖心的“爷孙亲”。
  本报于2015年10月9日刊登了题为《重残老人懂事娃》的通讯报道,对徐沟镇桃花营村特困家庭13岁女孩赵佳鑫与其爷爷的家庭遭遇进行了专题报道,多次引发众多爱心人士的关注与关爱。2015年10月31日一大早,记者随84岁的任世华老先生与其女儿、外甥女来到桃花营村,为小佳鑫与其爷爷送去了1100元爱心款、一大提的香蕉、一大包袱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枕巾、床单等日常用品。
  任老先生是一位老革命军人,曾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荣立二等功。在任老家中,记者见到了他的老伴儿马翠珍,马老师是我县清源镇中的一名退休教师,她成功抗癌20多年、而今身患尿毒症依然乐观地与病魔做着顽强斗争。这位正在接受透析治疗的坚强老人一脸慈祥,对于老伴献爱心的行动她与儿女们表示非常赞同与支持。不能亲自前往探望小佳鑫的马老师,托记者向小佳鑫转达她这位奶奶的鼓励与祝福:希望小佳鑫与其爷爷赵四虎要坚强面对困境、勇敢战胜困难,在人生的路上越挫越勇,永不言败!
  作为班长、政治课代表的小佳鑫在向任爷爷、马奶奶、两位姑姑以及所有关心爱护她的好心人表示衷心感谢的同时,决心要加倍努力学习,做一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长大后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大爱无疆 点燃希望
  ——梁卫东与他的“奔跑吧”爱心群
  红枣树下“结穷亲”,大爱无疆献爱心。
  2015年中秋节前夕,我县公益组织“奔跑吧”爱心社成员梁卫东、成文忠、薛伟、郭亮斌、秦小丽、马惠惠一行6人,带着“奔跑吧”爱心社群友的心愿与情谊来到温南社村,与温保增家“结穷亲”、送礼包。为他们送去了300元爱心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及月饼、蛋黄派等节日礼物,并帮温保增一家打红枣、做家务。平日里沉寂安静的小院,被这群爱心人士的火热激情点燃,院子里一派欢声笑语。“奔跑吧”爱心社是位于我县文源路中段100号的“盼盼礼品店”店长梁卫东组织成立的群众性公益组织,其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以“奔跑吧”微信群为联络推广平台,现有活跃成员300余人。
  本报《点亮爱的心灯》栏目2015年10月9日对桃花营村赵四虎、赵佳鑫一家,作了题为《重残老人懂事娃》的专题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2015年10月18日下午,我县公益组织奔跑爱心社成员梁卫东、成文忠、薛伟、秦小丽、马惠惠、李利鹏、王佳琦、潘建英一行8人,带着奔跑爱心社群友的心愿看望慰问了爷孙俩,不仅送去了300元爱心款和米面油、鸡蛋等生活必需品,还帮他们家打扫院子,通过亲切交谈,嘘寒问暖,鼓励他们坚定信心,生活会越来越好。
  2015年12月8日上午,我县奔跑爱心社和巴厘岛爱心公益群一行10人驱车前往小店区刘家堡,将群友共同捐助的5100元爱心善款送到身患骨癌的少年李杰杰父母手中。
  李杰杰今年12岁,是小店区刘家堡乡人。2013年,因突然腿疼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骨肉瘤。杰杰的父亲李永平告诉记者,这两年给孩子治病,把家里的积蓄全掏空了,所有能借的钱也都借遍了。李永平说,从没想到,会接二连三收到来自清徐爱心人士的捐助,这让他们全家备受感动和鼓舞。当他接过大家筹集的爱心款时,哽咽得说不出话。梁卫东与他的“奔跑吧”爱心群身体力行,践行公益,把爱心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用实际行动点燃着清徐的正能量。

  一条七年不换的爱心条幅
  ——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持之以恒献爱心
  一条横幅,一条红底白字写有“‘美邦’奖学金第7期发放仪式”的横幅,醒目地挂在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二楼办公室的墙上。这是一条特殊的横幅,一条七年来除了更换期数,其余丝毫不变的条幅。这一条幅,被前往领取奖学金的学生家长,称作是一条爱心条幅;这一条幅,见证了“美邦”公司总经理李斌对于社会的一份持之以恒的爱心与义举。
  2015年8月28日,位于徐沟镇武家庄村的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内喜气洋洋,12名来自武家庄村的大学、研究生新生,每人分别按照研究生、一本3000元、二本2000元、三本1000元的金额,领到了美邦公司为他们发放的奖学金共计26000元。这是美邦公司自2009年以来,连续第七次为武家庄村优秀大学新生发放奖学金。这也是美邦公司在企业经济面临极度困难时期,在该村大学新生人数最多之际,坚持发放奖学金的一次爱心与义举。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注于腐植酸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近年来,美邦大富农科技公司更加热衷于助学、敬老等公益事业,每月为徐沟镇武家庄村150余名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助老金30元,积极营造敬老孝老文明新风;连年为优秀大学生发放奖学金共七期,受益人数达33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股能量,我们要把它以正能量的方式释放给社会;未来社会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未来社会的发展,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美邦的选择是13年来专注地做一件事,努力将其做到极致;做人要勇于付出、敢于承担,以一种愿意付出的心态去做人做事,你的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宽……”作为一名清徐人、一名徐沟镇东北坊人,美邦总经理李斌语重心长地与这些家乡的大学生,分享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心得体会。他希望大家与人共事要多看对方的优点,鼓励大家要努力学习,报效家乡。
  对于李斌在企业处于困境中做出的爱心义举,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刘瑞春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的心情:“四年前,我作为一名大学新生在这里领取美邦奖学金的场景历历在目,而今作为一名研究生第二次领取“美邦”的奖学金,除了感谢,收获更多的是李斌总经理对于人生未来的一席谈,这些发自肺腑的教导,是我们走进大学校门前的一堂启智课,是我们学会感恩与回报社会的一份开蒙礼……”与刘瑞春同感,领到奖学金的大学新生们在深深感动的同时也纷纷表示,将珍惜这来自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不负家乡父老众望,努力学习,以自己所学所长感恩社会、回报家乡……
  “‘美邦’奖学金第7期发放仪式”,这条七年不换的爱心条幅,这条七年来只换期数的爱心条幅,与大家一起记录了清徐这方水土上,作为“美邦”人的新晋商对于家乡与青年的一份深情厚谊与古道热肠……

  爱心平台 精准扶贫
  ——《点亮爱的心灯》栏目组立体帮扶“有靶心”
  《点亮爱的心灯》栏目是《清徐报导》与县慈善会共同打造的一个公益性扶贫跑腿栏目。栏目以“关注民生、消除贫困”为主旨,紧抓“搭平台+送物质+提精神”三条主线策划推动。
  一是搭平台。通过《清徐报导》、清徐报社微信公众平台、《点亮爱的心灯》微信群、世界华人创业联合会副会长武利军等微信群、奔跑爱心社微信群等,广泛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捐智助力。而今,更吸引了山西省雷锋总队、首魅国际平台、中华武氏宗亲会、山西省林语堂教育中心等爱心团队的关注与加盟。该栏目从去年年初筹划到9月14日正式开办至今,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推出报道了道德模范李拖梅的先进事迹系列篇:《满园桃李拖花雨一城清流鉴梅心好人李拖梅临终遗嘱捐献眼角膜》;《生似红烛烧腊成灰死为镰斧增光添彩——我县数千人自发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李拖梅最后一程》;采写了《点亮爱的心灯》系列稿件《各界为我县2015高考理科“状元”陈明捐款逾十二万元》《线上线下大爱无疆——社会各界为新庄村农民王鸿俊爱心募捐进行时》18篇,以及《美邦公司连续七年奖励优秀大学新生》等专注精准扶贫的系列新闻……其中,许多原创作品被《山西日报》、《太原日报》发表,并被“共产党员网”、和讯网、网易、新浪、搜狐等主流网站转载。
  二是送物质。栏目自开办以来,共发动社会各界为我县高考理科状元陈明、盲人温保增、桃花营村赵四虎等特困家庭捐助近20万元,帮助残疾人家庭干家务活儿200余人次,辐射社会爱心团队十多个数千人。
  三是送精神。联合县通慧学校邀请全国亲子教育专家张长宏,为我县西城实验小学送上近十场爱心扶贫公益讲座,通过精神的力量让爱的沸点直线升温。2015年10月17日第二个全国“扶贫日”之际,栏目组与我县通慧学校特邀请全国亲子教育专家张长宏,为我县西城实验小学送上一场主题为“爱自己、爱家人、爱祖国”的爱心扶贫公益讲座;2015年10月20日下午,由县文化馆、《点亮爱的心灯》栏目组、通慧学校与长宏大爱教育学校联手举办的爱心公益讲座再次走进东湖幼儿园,为全园700余名家长做了题为《好父母影响孩子一生》的专题讲座;之后,栏目组与通慧学校特邀亲子专家张长宏为德盛圆等小微企业送爱心公益讲座10场,辐射师生家长及企业员工8000余人次。
  2016年,《点亮爱的心灯》栏目将会继续在“搭平台+送物质+提精神”三条主线上策划推动,挖掘更多的感人故事,以此来集聚更多的社会正能量,为决战贫困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