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社会周刊“成功之钥”栏目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题为《我为什么不愿意和老好人做朋友》。作者在文章中一开始就表明要“毫不犹豫地和老好人划清界线”,还说“我对老好人绝对不碰”。看来,他好像和老好人有仇。
文章中说,他对老好人反感是来自于他在学生时代的一次误会,当时他被冤屈了,班里的同学们都当老好人不为他作证,所以他至今一直认为老好人是可怕的,是不可交的。我认为是他有心理问题。
他还在文章中说,“相亲时候,遇到一个对象,几乎所有人都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脾气好,热心,是个善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他发现这位老好人经常因帮助别人做好事而推迟约会的时间。他在文章中说:“我意识到这个不断充当救火队员的男人,总有一天会在你最危急的时刻,因为救那些不必要的火,而丢下你,这些情况,有可能成为未来我们生活的困扰,所以分手,是必须的事”。我认为,这是她人生观有问题,是她的自私心作怪。
他说“自己在任何时候都爱憎分明,比如对待朋友,决不一视同仁,我所爱的人吃一块肉,你就只能吃一颗菜,如果我能与我爱的人睡一张床,你只能滚去睡另一个房间。”连写文章都这样近似野蛮,可想而知,真实的你,也文明不到那里去。
最让人不能理解是她竟然说:“我讨厌那些装着顺从的老好人,因为这个世界上老好人越多,世界就越软弱无力。”这真是岂有此理,真乃无稽之谈。
我不敢苟同作者的观点。他在文章中处处以自己私欲私利为准则,很少为别人着想。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赞成老好人不愿意和老好人做朋友的人,社会上屡见不鲜,这是个人的素质问题,人生观问题,他们不配和老好人做朋友。社会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的老好人大有人在。当今社会需要文明、善良、和谐,更需要多多益善的老好人。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赞赏老好人,想和他们交朋友,因为我想做老好人,但不一定能做到、做好。
老好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伟大时代精神,象现在涌现出来的许多道德模范,他们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象清徐涌现出来的优秀检察官李洪达,义务辅导学生的李艳梅,最美司机牛利军等,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社会需要他们,弱者需要他们,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向这些道德楷模学习,做好事,做好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