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文化*生活总第2896期 >2015-12-14编印

心近人未远无处不系情
怀念我的外婆
刊发日期:2015-12-14 阅读次数: 作者:吴国梁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那涧旁,那沟侧,那个慈祥的老人去世了。
  “你赶紧去办你的事去吧,外婆没事。”这是外婆对表弟说的最后一句话。结果是,外婆就在说完这话不久后溘然长逝。
  悲伤,从这句话流到表弟的心中,又从他的QQ签名上流进了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说不出的难受,泪水无声地流淌在无人的办公室。
  米寿之年,本应是享福之年,可您却与我们长辞于此,相忘于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我们从来都无法知晓的世界,只留下这个世界按抑不住的悲伤与泪水,如泉,如流,如潮,如浪,如河,如海。
  外婆,您有两个儿子五个女儿,此刻,他们应该都在您的身边;
  外婆,您有一大堆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此刻,他们应该大多数在您的身边;
  我,是这一大堆中的一个,如一只风筝似的飞得最远的一个,不能在您的身边,但我的悲伤,也和您膝下的我的兄弟姐妹们一样汹涌,一样奔流,一样冲蚀着噬咬着我的心。
  外婆,我在单位明亮的教室写着这些文字,惨白的灯光刺痛着我的眼,但我不能流泪,尽管我那么想哭。
  外婆,我读过那么多书,读过那么多怀念的佳作,读过那么多悼亡的名篇,但到了我这里,我却无法写下一篇能尽情表达我哀思的文字,我想找一篇文章来淋漓尽致地表达我的哀伤,可是,我找不到,找不到,他们的悲哀,他们的伤痛,都是他们的。
  您的离开,是专属于我的哀伤,是我的!
  可是,就算能找出那么一篇,那又怎么样?让它替我去表达哀思吗?让它替我去寄去悲痛吗?让它翻越万水千山去在您灵前化为翻飞的黑蝴蝶吗?
  闪火,腾起,翻飞,消散,殒落……
  然后永远融于这片生于斯长于斯艰难于斯幸福于斯又安归于斯的大地中去,化为这片沉默的黄土地……
  那天打电话,我听到您熟悉的声音,您慈祥的声音依然如故,只是多了些疲惫。我听得出您的高兴,您说我家二宝很像我小时候。说这话时,我相信您是幸福的,因为我小时候的像片,在您那里保存着好多——一岁时坐着木马的胖胖的我,瘦得不成样子的妈妈抱着的胖胖的我,阳光下还知道将眼睛藏到帽子檐下阴影中的我……
  我说外婆今年回家我回去看您,您说好啊回来吧,来看看外婆吧。外婆,您什么也没说,可是我为什么会隐隐感觉到一些不安呢?妹妹说您只是跌了一跤,可是跌了一跤,对于一个八十八岁的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我的两个姨都在跟前?您的疲惫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您是累了吗?
  老屋旁的枣树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已记不清多少年了;
  门前那些已磨得光滑无比的青石板已记不清多少年了;
  那曾经让全家人暖烘烘的灶台与大炕也已记不清多少年了;
  还有外公的鸟笼曾经的兔舍和羊圈也已记不清空了多少年了;
  您是累了,所以您平静地跟儿女们说:初一,我就要走了。可是,您没有等到初一,才二十七,您就走了。
  您要去的那个世界,外公在等您呢。记得外公去世后,我回家看您,您说外公托梦给您:孩子们还离不开你呢,你还得看着他们的好日子几年,着什么急啊!
  您的慈祥,您的顽强,就像老屋墙上的藤蔓,荫庇着墙脚嬉戏的孩子们,却从不想去打扰他们。
  外婆,您那里不是澎湖湾,没有沙滩、海浪、仙人掌和老船长;可您那里有杏干、玉米、醉枣、红薯、糖瓜、土月饼、微笑的月亮、温情的夕阳……
  外婆,我不是艾青,我写不出《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样的诗篇来让您名扬天下;
  外婆,我不是席慕容,我写不出《小红门》这样的文章,来寄托我的哀思;
  我知道,我的难过,我的悲伤,我的痛楚,我的无奈,您已无法感知到了,可是,我希望您能感知,您能感知到外孙在千里之外洒泪思念着您!
  您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您没有饱读诗书,也没有名扬万里,但您如黄土般质朴的性格让源于您的每一个生命都顽强而坚韧。您弥留之际,和表弟说了那句话——“你赶紧去办你的事去吧,外婆没事。”
  外婆,您知道我想起了什么?
  我想起了鲁迅遗嘱中的一句话: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外婆,难道冥冥中真的就要让我将您和可能您觉得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大文豪鲁迅联系在一起吗?
  外婆,难道这是在提醒我,每一个生于这片热土的慈爱的生命,都应该得到人世间最大的崇敬吗?
  既然如此,外婆,那我就借用鲁迅先生写给他“阿长妈妈”的话,来最后寄托我的哀思吧——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谨以此文怀念我亲爱的外婆!外婆,愿您的灵魂在静谧的世界里得到安息!
  ——泣作于2015年12月8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