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围绕省市“六大发展”、“六个表率”战略部署,紧扣建设全省综合实力强县工作大局,认真落实县委关于推进法治清徐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清徐一体建设,全面加快人大监督、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党的依法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政府依法行政步伐进一步加快,政法机关公正司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进一步增强,法治清徐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探索改进依法执政方式方法,初步构建法治建设工作新格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党政联席会多次专题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听取审议法治建设实施意见和县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党组的工作报告,研究解决法治清徐建设工作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制定出台了建设法治清徐实施意见、分工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成立了法治清徐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三个专项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法治清徐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指标体系,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细化分解了工作任务,具体明确了办法措施、工作标准、完成时限和责任人,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与各方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相结合的法治建设工作新格局。
全面推行“六权治本”。作为全市试点县之一,我县及早制定推进方案,及时成立领导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专门办公室有序组织开展工作。近期,新成立了政府职能转变协调小组,下设7个专题组和4个功能组,统筹协调“六权治本”工作向纵深推进。抓依法确定权力。紧紧抓住“清权、确权、减权、制权、晒权”5个环节,全面梳理县级52个单位10类事项权力清单,已完成《清徐县县级行政权力清单(初稿)》,初步确定行政权力事项2299项,日常管理和政务服务事项262项,非常用事项355项。目前,正加紧推进再次审核清理全部事项、衔接省市取消下放权力事项、部门“两图一表”制作等三项工作,最大限度促进权力清单再“瘦身”。抓科学配置权力。重点精简优化党政部门权力和职能,在全市首创性地完成了以全面整合基层15类管理人员和20项职责任务为重点的网格和人员两项整合工作,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抓制度限制权力。先后修改完善了县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县领导每周通气会、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部分工作等50余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决策前集思广议和决策中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确保各项权力合法合规运行。阳光使用权力。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乡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对党务、政务公开的内容、方法、形式、程序、时限作了规范要求,各类事项基本实现全部公开。严格落实村务“四议两公开”制度,制定了县属企业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组织开展了村民利益事项和企业财务状况大检查,发现整改了一批问题,进一步规范了村务、企务公开程序。合力监督权力。县人大全面履行人大监督职能,多次组织省、市、县、乡人大代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视察,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级诊疗、打击刑事犯罪等工作情况的报告,进一步强化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监督。严惩滥用权力。全县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严格落实两个主体责任意见。今年以来,57名工作人员被依法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人因涉嫌贪污受贿罪被司法机关依法立案侦查,努力营造弊革风清的政治生态。
强化法治人才保障。坚持把学习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健全落实了县委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组织两期180余名科级干部轮训班(涵盖依法治国专题),县委书记带头讲法治、邀请省市专家授课,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队伍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重点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全县188个行政村、24个社区全部配备了律师或法律顾问,有效解决了基层法律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法治化、规范化新步伐。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先后出台了专家咨询、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等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聘请晋工律师事务所担任县委、县政府法律顾问。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出台县政府法制办预审机制,实行了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双号管理和一案一卷等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备案、审查和公布程序。连续六年对86项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实施社会稳定风险“四性”评估并全程跟踪落实,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政府重大决策的合法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主动承接省市下放的各类审批事项,全县行政审批事项缩减为158项,公共服务事项缩减为66项。县级33个部门264项服务及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县行政服务中心办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顺利实施。优化项目审批服务,推进投资项目联合审批运行机制。扩充和新建目录库类别37个,入库中介机构347家。搭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场交易52项,涉及金额10.43亿元,节约资金329.61万元。努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共办理事项25360件。强化执法监督机制。重点督导具有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执法单位,梳理规范了1314项自由裁量权的基准工作。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完成了行政执法证审核注册和新申领工作。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规范行政复议工作流程,先后制定完善听证、和解等行政复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