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放学回来,将溅了一身泥水的衣服换下来,一脸气愤地说:“我们骑车慢慢行驶在泥泞不堪的街上,后面过来一辆汽车,疯了一样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超过我们时,正好路上有一个大坑,坑里全是泥水,于是,溅起的泥水毫不留情地飞起来,我和同学身上、脸上被溅了个面目全非,他却扬长而去……”
微信上最近几乎被一段短语刷屏:“天冷了,上初中、高中骑自行车的孩子们穿得厚了,动作笨拙了。早6点多去学校,晚天黑才能放学回来。他们顶着星月、冒着严寒,回家后还有一大堆作业等着他们。开车的各位朋友,请不要去责怪孩子们偶尔的抢路,你们在车里有空调,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冷,请稍微让他们一下,请耐心等待他们过马路,让孩子们安全回家。如果你有爱心,请接力下去……”于是,微信里到处可见“有爱心”的人转发、接力。
笔者想说的是,微信上这么多的“爱心人士”,到了现实生活当中怎么就凤毛麟角了?!你看吧,一到上下学高峰时间,抢道的、鸣喇叭的、咒骂的、对峙的……逼得这群弱势群体只能乖乖地走在街角,或者干脆停下来让“老大”们先行。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笔者希望每个公民都应讲究美德,言而有信,真正关心、照顾好社会的弱势群体,让他们在爱与理解中更懂得社会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善,让他们在阳光、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