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文化*生活总第2887期 >2015-11-23编印

迎着曙光 向快乐出发
刊发日期:2015-11-23 阅读次数: 作者:常映红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明天我们去爬龙山,早上六点半在小区门口集中。”11月6日晚20:30,当看到队长发来的通知时,队员“坚持”便将心爱的旅游鞋准备出来,然后早早洗漱、休息,期待第二天的行程……
  这是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团结和谐、齐心协力的团队,团队成员的职业五花八门,有企业老板、商铺负责人、机关干部、公安干警、教师、医生,也有待业青年、家庭妇女。平常,大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各自忙碌,一到周六,便会聚集一起,去往周边地区爬山健身。这个活动坚持了一年多时间,多数队员从活动中锻炼了身体、浏览了风光、陶冶了情操,也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难得的友情。“成立这个组织纯属偶然。”忆起当时的情景,队长“车辆服务”就感慨万分。“车辆服务”是个爱运动的人,以前经常骑行健身。一次,朋友约他一起爬山,“车辆服务”含糊其辞应付了事,但朋友每周叫他,次数多了,他有点过意不去,就参加了一次。那次爬山尽管只有三个人,但给“车辆服务”留下了太多感触。他想,爬山不仅是个方便、快捷、可以锻炼全身的运动,而且山头空气清新,风光旖旎,紧张忙碌的一周工作之余,寻得一方净土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该是多么享受的事情?于是,居住在六合村官员小区的“车辆服务”决心动员小区邻居朋友都来参加爬山活动。他的组织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与响应,活动进行了几次后,一到周五晚上,就有队员主动电话询问次日行程。为方便大家联系,“车辆服务”干脆将大家“收留”在微信中,并成立了一个群,搭建了相互交流、相互联系的平台。
  在医院工作的队员“天儿”感慨地说:“我原来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参加爬山活动快一年了,不仅原来的不舒服荡然无存,而且换来了现在的身心俱爽,爬山活动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许多朋友从队员们的“朋友圈”看到了爬山活动的照片后,都纷纷参与其中,于是,人拉人,人拽人,爬山队伍不断壮大,短短一年时间就发展了上百人,其中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才9岁。他们先后几次到龙林山、天龙山、小南山、柳子沟、龙山、太山等地活动,并跨县去过交城卦山、太谷凤凰山、娄烦云顶山等地。
  “他对爬山活动乐此不疲,星期五晚上一放学回来,第一句话先问‘明天去哪爬山?’。”说起自己的儿子李禹成,“娟儿”的喜悦之情由衷而来。“娟儿”一家三口都是爬山队的队员,作为教师的她平常工作非常紧张忙碌,太累的时候休息日就想偷个懒,但9岁的儿子却总是早早醒来“监督”父母一起爬山,有时候确实因为家中有事大人不能前往,小禹成便一个人随队出发。“我们都非常喜欢这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下一代可贵的品质。”摸摸小禹成的脑袋,队员“阿凤”由衷赞叹。“清风飞扬”深有感触地说:“爬山活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能磨练人的意志。”那次爬小南山,面对陡峭的悬崖与漫漫征程,好多队员都中途放弃。爬到半山腰时,他也想打退堂鼓,“然而心中另一个我却不断加油鼓劲,让我毅然决然地履步前行。三个小时后,当爬到山的最高峰,我才真正体会到在人生的路上,坚持与忍耐是多么难能可贵,当我用激动的心情高声呼喊时,胜利的喜悦是任何事情也替代不了的。”“清风飞扬”的脸上呈现出掩饰不住的激动。“爬山是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全身性锻炼的有氧运动之一,它可以让我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如遇陡坡、路窄等特殊情况时,一个小小的搀扶,或者伸手拉一下队友,都是促进良好社会关系的桥梁。”“等一个人”说,因为是家庭主妇,平时难有自己的社交圈,爬山活动不仅让自己结识了许多朋友,也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与对生活的热爱。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迎着曙光,向快乐出发!这群热爱生活的人,用坚持与毅力,不仅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而且和谐了人际关系,传递了正能量。
  让他们坚定的脚步踏遍崇山峻岭,让欢快的歌声响彻每座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