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槐树下最热闹的年代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了全中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老百姓再也不用受战争的蹂躏了。老人们常说,能过上平安的日子就是好日子,再不人离财散,东躲西藏了,不但如此,党还领导人民搞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建设新农村搞大跃进大生产。
大跃进、食堂化年代是大槐树下最热闹的年代,大食堂就开在大槐树东边,全村人同吃一锅饭,也都在大槐树下吃,大槐树成为最大的饭市,每到吃饭的时候人们边吃边说笑,逗着乐儿……搞笑的笑话有时把人们吃进嘴里的饭都笑得喷了出来。民兵们清早起来,在大槐树下出操,文艺班的学员们在大槐树下排演节目,村里的老年人演秧歌是他们最喜好的事。每年一到冬天就开始排练节目,正月里在大槐树下演出,当时演出的节目有《游西湖》、《青顶珠》、《清风亭》、《洗衣计》等,他们的演出受到了村人的喜爱。大槐树旁边的灶房里是开设的夜校,每到冬天,扫盲班便开学了,如今的老干部老党员都是在当时的夜校里识了字、学了文化走上了革命道路。
大街上清理的干干净净,墙上粉刷的雪白,画着大跃进与三面红旗,当时宣传说吃食堂能大大解放围着锅台转的妇女,能增加生产力从而使粮食产量达到史无前例的高产。社员们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干活,不是收粮食就是翻地,半夜里大槐树下灯火辉煌,干了一天活的人们在大槐树下吃加班饭……
这棵大槐树成了村里人的核心,成了老百姓的一个大家庭,大槐树就像一只巨大的母鸡,用翅膀呵护着村里繁衍出来的子女成为快乐的一家人。
(六)万户潇疏时
随着“共产风”的刮起,人们有了大锅饭吃,干好干坏都有饭吃,这样就出现了偷懒消极的现象,也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严重缺粮,食堂在大槐树旁终于倒闭了。
大食堂解散了,大槐树潇疏冷落了,没有了往日的车水马龙,没有了往日的歌声、笑声了,取而代之的是供给制,各种生活用品全靠政府供应,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记得当时人均供应口粮是二百四十斤,其他物品都比较奇缺。武振礼是村里一位乐天派,他编出了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顺口溜:
四两棉花丈六布,三两煤油斤半醋。
三斤咸盐二两油,客人来了不敢留。
四两白酒五斤碳,二两榆皮难做饭。
十斤麦子八斤糠,有钱难买豆腐渣。
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默默地过着艰难的生活。吃糠吞野菜,树叶,鸡梢八籽、扣门蛋蛋是当时人们主要的饭食。严重缺食的人们这时看到了老槐,树上挂满了槐豆角,乡亲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争相抢摘槐豆角。村民武来蛮上树摘豆角时,不小心从树上跌下来把腿跌断,那时没有办法治疗,只好把一条腿烂掉,成了终身残疾。谁知,当人们吃下槐豆角时,慢慢地出现浑身浮肿、呼吸困难、无力等症状,有两位老人就这样被夺去了生命。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