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青青*校园总第2878期 >2015-11-02编印

教育随笔
立德:为青少年架设“立交桥”
刊发日期:2015-11-02 阅读次数: 作者:刘珍燕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让德育工作健康持久地发展,真正发挥立德育人功效,为青少年架设一座校园德育“立交桥”势在必行。
  校园文化是环境育人的有效途径。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不同的作用。将有限的学校空间环境加以优化、美化、净化,可以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小气候,并由此对大环境和大气候的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对学生起到积极的陶冶和暗示作用。所以在校园文化的具体布置中,学校应注重建设“文化墙”——这一陶冶孩子们情操的场所是一种不错的途径。在文化墙上,可通过《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对学生进行国学熏陶,让学生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班级目标有益于培养集体荣誉感。老师要精心制定班级目标,引导孩子们在心目中从小确立“集体”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学校可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
  课堂教学作为主要阵地。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又如在语文课《火烧圆明园》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的情景。再穿插一些相应的故事给孩子们听,八国联军如此残暴的行径作为中国人看到后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想想当时画面使学生理解当时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社会现实,从而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树立榜样进行德育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因此,以先进人物的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德育着眼于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典型范例的培养并加以宣传推广,通过学习讨论,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品德。
  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可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密切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物质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只有得到社会各界的配合和支持,建立与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不断拓宽德育的渠道,才能收到德育工作立体化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