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者枣坪村西古槐也。据考就至今己七百余岁,虽久经风霜雨露侵蚀,但其神势不减当年。今腰围一丈五尺之余,树冠十丈之多。静观其势令人神驰绵绵,浮想翩翩。相传清源油房堡一油翁其瓮中之油久售不竭,诧异之余,忽见油中有一老槐,便四处寻访,长途跋涉终在枣坪村西得一老槐,其形其势其神皆与之相合便叩首倒拜虔诚供俸,由此老槐名噪一时,十里八乡前来问病卜卦求婚索子者络绎不绝,且无一不应验,一直沿续至今,现今每年正月十五,百姓便为老槐披红挂花焚香尽愿。
(一)被神化了的尊贵
清徐县马峪乡枣坪村座落在马鸣山畔,全村一百多户,五百多人,是久负盛名的清徐葡萄产值基地。这里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再加上他们勤劳耕作、科学管理,所以这里出产的葡萄以口味正、糖份高而闻名全国。
在枣坪村西,有一棵很大的槐树,高七、八丈,树冠十几丈,树身三人合抱才能合围,树冠非常大,虬枝横卧,老态龙钟,那碧绿色的叶子,整个像一座绿色的山头,远在十里以外都能看到。因此这棵大槐树也成为这个村的标志。人们在大槐树下吃饭,在大槐树下乘凉,在大槐树下开会,在大槐树下闹红火……大槐树成了枣坪村的摇篮,成了枣坪村的脊梁,成为枣坪村悠久的历史,成为枣坪村老百姓的精神依托——被神化了的尊贵。
每年的正月十五,伴随着元宵节的来临,全村人都要在这棵大树下尽情地娱乐。贴对联、扯花红、挂灯笼、放鞭炮……用红布把老槐树的树身、枝条都裹出来,在大槐树下给孩子们“戴锁”、“开锁”,谁家生了称心儿女,谁家亲人们病好了,都要还愿供奉。人们跪在大槐树下许愿:“我家生了个小子,明年挂两串灯”、“俺娃娶上媳妇,我每天打扫老槐街”、“俺小子考上大学,献三百元闹红火”……不知灵不灵,反正闹红火的开支足够。其实这里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意愿,复杂的侥幸心理和祈盼,寄托着民族文化,寄托着文明与进步。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起着积极的作用,这对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精神文明,有一股潜在的、不可估量的正能量。
这棵老槐树多少岁了,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光知道我爷爷的爷爷说从他记事起就有了这棵老槐树,虽然老槐树的年龄不详,可老槐树的故事却很多很多,你若有兴趣,且听我慢慢道来……
(二)油财主访老槐
相传从前清源有个叫油房堡的村子,这个村子家家开油坊户户卖油郎。村西有一大户人家姓贾,村里开的油坊数贾员外做的大,几年下来成了村里的一个大财主,村里人都羡慕他、妒嫉他,但就是弄不明白贾员外的财源滚滚是怎样来的?可这个谜连贾员外也弄不清。(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