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文苑*副刊总第2872期 >2015-10-19编印

重阳节要攀高、赏菊和饮酒的由来
刊发日期:2015-10-19 阅读次数: 作者:刘文刚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金秋送爽,我们又迎来了古老的重阳节。古人把一、三、五、七、九等单数称为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双数称为阴数。九是阳数的极点,九月九日是两阳相会,所以称作重阳。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在重阳这一天,民间流行不少习俗,如登高、赏菊、佩茱萸、吃重阳糕等。
  那么,为什么重阳节会有登高的习俗呢?相传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仙人能预卜未来,汝南人桓景曾拜他为师。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今年九月九日,你家当有灾殃。你赶快叫家人缝制绛袋,在袋中放入茱萸,到九月九日那天全家臂上系茱萸囊,登高,饮菊花酒,才可消灾。”桓景照着去做了,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牛羊鸡狗都突然死去,家人却躲过了这场灾难。自此以后,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灾。
  其实,这个习俗的背后,还是有些科学道理的。因为节气到了此时,一年中的阳气到了极致(最高点),阴气开始回升,气温也渐渐变冷了,此时,正当节气的转换期,人的身体如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就容易生病。因此在这个时节,佩茱萸,饮少量菊花酒及登高爬山,对预防疾病,锻炼身体都有一定好处。
  重阳节之所以这样有名,还因为和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陶渊明有关系。
  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最爱菊花。他生活在晋宋即将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他辞去了官职,回到柴桑(在今江西省)家乡隐居。耕作之余,他在宅旁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传诵。陶渊明又喜饮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在篱边赏菊,没有酒喝。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来排遣。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白衣人。原来这是江州刺史壬弘的差人,给陶渊明送酒来的。陶渊明喜出望外,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罢。
  因此,也有人说,重阳节饮酒赏菊,是为了颂扬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