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特别*关注总第2868期 >2015-10-09编印

小说连载
白石云松
刊发日期:2015-10-09 阅读次数: 作者:高松如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罗会生接着说:“当然有第二次,那是这个姓李的有一回进徐沟城,被小梯工作队的汉奸捉住了。这个小梯工作队里有一个原八分区姓康的付连长,他当然认识姓李的。俺丈人又奉命找张军长,不料这个姓李的能说会道,居然说动了一个看守一起跑回了八分区。”
  当然我不信,就说:“你也太会编了,超过那些抗日神剧了!”
  罗会生急忙否认,他说:“那个姓康的叛变时还带走了一批战士,那个看守就是其中之一,他当然也认识姓李的。这个看守本来就是被那个叛徒骗下山来的,所以姓李的一说就应承,最后就一起逃出了徐沟城回到了八分区。当时徐沟城情报站观察到了这个情况,才没有派人动手。这个姓李的一直活到了解放,我看过他的回忆录,跟俺丈母说的完全可以对上。所以,我说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细细一想,我觉得也有这个可能。就问道:“那个叛徒最后呢?”
  罗会生说:“1944年小鬼子的第五次强化治安已经是严重的兵力不足,主要靠以叛徒为主的特别工作队来对抗咱们的武工队。这帮叛徒汉奸对晋中平川抗日局面的破坏超过了小鬼子前四次的强化治安,很多抗日军民受骗被害。太行二分区路西县委书记也被叛徒出卖而遇害,你爷爷受命下山来除掉这帮叛徒、汉奸,重新打开晋中平川的局面。结果在榆次县的大张义村附近除掉了叛徒,鬼子的榆谷工作队也不复存在了,可你爷爷也受了伤。你爷爷回到太行山后派一中队长下山来寻机消灭小梯特别工作队。一中队长带人下山来刚进了橙桥村,村民们就说有二十来个八路军正在村公所吃晚饭,可是一个也不认识。一中队长立即带人冲进了村公所,一顿手榴弹就把那伙汉奸送上了西天。”
  我想不对头,就问道:“你一中队长凭什么认定对方不是八路军?这也太神了吧?”
  罗会生笑着说:“你也真笨!共产党、八路军打的是人民战争!你爷爷一年四季在晋中平川打游击,都是在固定的堡垒户家吃住。所以,区区二十来个人就跑到村公所吃晚饭,不是敌人是谁?”
  我转向父亲说:“爸爸,爷爷从来没有说过这件事情。”
  想不到父亲却说:“他老人家确实是没有跟咱们说过这件事情,可他在他的回忆录上说过,说明你根本没有看老人家的回忆录。”
  说实话,我不是没看回忆录,只是没有细看。说话间,菜已经上了桌。我扭头看外面,戏台才拆了一半。就又转向父亲说:“爸爸,怎么办?”罗会生说:“要是平常来了仁义村,俺们还得专门做上一桌。今天正好赶上了饭口,就这随便吃点吧!谁叫咱们是世交呢?吃完了饭,我引你们去马鬣寺!”
  可能是罗会生最后一句话打动了爸爸,他说:“反正到哪儿也得吃饭,就在这儿吃吧!”
  爸爸又压低声音对我说:“按咱们老家的风俗,应该是先上礼再吃饭,你去礼房上礼去吧!”你急忙起身去寻找礼房,问了三个人才找见礼房。不料记帐的问道:“你跟主家什么关系?”
  我说:“是世交,朋友。”
  记帐的抬起头来说:“听口音不是本地的……”
  我说:“都在北京,又是一个县的老乡,老人们的关系就不用说了。”
  收钱的推了一下,记帐的问道:“来了几个人?”
  我说:“三个人。”
  记帐的记了我的名字后又问:“上多少礼?”我记的姥爷和爷爷都跟我说过,无论红白事,老家人上礼都是双数,不敢上单数。我看礼帐上大都记的是两百元,就抽出了四张说:“四百。”
  当我回到座位上时,大家已经吃喝开了。罗会生说:“按咱们这儿的风俗,死在外头的人是不能进村的。所以只能是在这个村口这样了。给诸位造成的不便,请多多谅解!”
  他要是不说,我还真不知道老家还有这个风俗。忽然,我发现一个穿军装的英俊男子正在逐桌敬酒,我就问:“罗老,那个人在干啥?”
  罗会生说:“他就是内侄,刚刚执行任务回来。按咱们的风俗习惯,应该是儿女们谢亲朋好友来参加葬礼。可他们的女儿才六岁,后半年才能上小学,只好是他来代劳了。”
  这老家的讲究也真多,跟姥爷和爷爷的追悼会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接着,罗会生又介绍他的夫人、女儿、女婿、外甥。他的夫人站起来说:“我叫丁玲,家父丁景圣与张军长也并肩战斗过,咱们也应该是世交!”
  原来这位罗夫人与那位著名女作家同名,我问:“你侄儿在哪个部队?”
  罗夫人说:“他在北京军区特种兵大队。平时老不在家,全凭侄媳妇操劳。这回立了功提成了少校,谁知道会碰上这种事情。真不知道他的闺女以后该怎么办?”
  这时我才明白了台领导为啥不让跟踪采访这次车祸,他这个特种兵是万万不能在公众场合露面的。罗会生低声对我说:“他婆姨是独生女,他的丈人和丈母很悲痛,以后他闺女就跟外公外婆了。”
  一时我还没反应过来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位少校已经轮到这一桌了。到了跟前我才发现,他的身后还跟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外貌很像她的妈妈。近了,我看清他胸前的牌子上的名字是丁京生,可肩上还是扛着一杠三星。
  丁京生跑到罗会生跟前问:“三姑,三姑夫,这几位我该怎么称呼?”
  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