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是促进农产品流通、农民消费和农村青年创业的新型业态,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今年,我县被财政部、商务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此为契机,全县农村电子商务更加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好朋友商贸连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佼佼者。作为被省商务厅肯定的全省农村电商典型成功案例,好朋友的农村电商之路对于全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为此,记者近日专程走访了好朋友商贸连锁有限公司。
从便利店到电商龙头——好朋友概况
好朋友商贸连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好朋友便利店,2008年1月组建公司。目前,该公司拥有1个农村物流配送中心、2家乡镇商贸中心、199家连锁城镇便利店(农家店)、364家万村千乡信息化农家店、1000余家批发配送合作网点,辐射区域包括清徐县、古交市、晋源区、小店区等太原市西部和南部地区;拥有1个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在建)、1个农产品经销合作社、1个农产品种植合作社、4个农产品基地、30个农产品收购点;同时致力于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形成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批发、电子商务、农产品经销种植为主营业务,以开拓太原全境县级以下农村市场、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经营格局。
好朋友商贸连锁有限公司是太原市“城市共同配送”试点项目承接企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副产品平价商店承办企业;全省商贸流通515工程重点企业;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清徐葡萄”授权经销商;太原市城乡互动及县级以下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同时是山西省代理商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太原市城市配送协会副会长单位。曾获2011年度太原市“万村千乡”优秀实施企业、2012年度太原市先进商贸企业等荣誉称号。
互联网+流通+三农——好朋友的农村电商实践
今年以来,好朋友以“互联网+流通+三农”的战略思路,着力搭建好朋友电子商务业务和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城乡互动、产业联动、双线融合、多网一体”的县域电子商务闭环生态系统。
——城乡互动建立网络,形成区域资源优势。近年来,好朋友以“日用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网络布局思路,在县域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已设电商运营中心、在建电商快递配送库)作为区域中心,在乡镇建设商贸中心(公共配送站)作为配送服务的支撑点,在我县188个行政村和24个居委会全部设立了终端门店,从中设立了100个网购体验点、网购自提点和宅配送服务点,形成“县——村”、“县——乡——村”的配送服务网络;同时,通过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运作农产品种植和经销合作社、发挥4个农产品基地和30个农产品收购点作用、进城设立农产品直销店、社区直销点,反向搭建“农产品进城”网络。
——产业联动整合资源,优化末端配送服务。好朋友依托不断扩大区域范围的农村连锁经营网点、物流配送网络等资源优势,向上整合商品供应厂商资源,以及电商、快递、银行、通讯、电力、农资等合作资源,综合运用公司物流配送、连锁网点和接地气的农村运营服务队伍资源(包括电商服务),制定统一的配送时间、次数和路线,在一辆车内装运多个供应商、合作商的多种不同商品和物资(快递),形成“公交式”共同配送,同时搭载农村运营服务人员,打造“配送网+服务网”的组合式配送服务模式。公司已与邮政、农行、移动、晋城银行、贡天下、百事帮、天天快递、传喜农资、清徐电业、清徐供销社、清徐盐业等形成战略合作,并与农村淘宝达成合作意向。
——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构建电子商务体系。好朋友通过开发运营从好朋友物流配送中心到农家店“统一配送式批发”的BTB电商平台(日用品配送到农村)、“网络虚拟店与实体店相融合”的同区域网购OTO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到社区)、连锁经营信息化平台(链接电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万村千乡”信息化平台(农商通信息机上搭载电子商务)、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农产品收购和质量追溯)、供应链平台(电商供应链建设)、助农微信服务平台(宣传推广、信息共享),以及正在量身打造的移动端农村电商平台(和百事帮合作开发),整合PC端、移动端、微信平台和合作的电商平台业务,实现“进城下乡”双向流通两位一体,初步构建好朋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
——八点八网多网一体,建立闭环生态系统。在建立网络、整合资源、双线融合的基础上,打造“八点融合”的全方位农村终端服务点,即:农村生活用品销售点、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点、农产品收购点、再生资源回收点、公共投放点(包括网购自提点)、综合服务点(包括宅配送服务)、网购体验点和“农村网点服务+”。打造“八网一体”的农村社会化共同配送网,即:日用品下乡配送网、生产资料进村配送网、农产品进城配送网、再生物资回收返程网、电商快递末端双向配送网、合作业务本地双向配送网、农村运营服务网和“农村末端配送+”。在日用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等基础上,持续将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再生资源回收、订票服务等更多的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等载入电子商务体系,形成县域电子商务闭环生态系统。
配送+服务+平台——好朋友的借鉴与启示
(一)通过实施县域内“公交式”共同配送,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农村末端配送模式,解决农村配送成本高的难题,为电子商务进农村铺好路。在全县188个行政村和24个社区实施“公交式”共同配送,定路线、定站点、定时间,形成集传统配送、电商快递配送、第三方配送等一体化的共同配送;通过返程车辆搭载农产品、快递收件,回收再生资源,减少返程车辆空载率,实现“逆向配送”;引进新能源车辆,按照可循环的托盘标准定制车厢宽度,既要节能还要增效,实现“绿色配送”。物流费用占商品流通费用的比率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二)通过乡镇公共配送站、农村网购自提点、宅配送服务点建设,实现最末端的微配送。将运输、仓储、分拣、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建立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配送站点。实现服务集成化、流程科学化、操作标准化、业务规模化和管理信息化,形成连接城乡、辐射村庄、层次分明的一站式配送机制。同时配套网购自提、宅配送业务,客户可选择网订商品门店自提,解决了上门投递负面问题。也可利用就近网点将网订商品送达顾客家中,形成每个连锁经营网点配送范围500米住户的网状模式。(三)通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队伍的组建和专业培训,形成农村电子商务推广落地最有力的保障。这也是县域商贸企业的优势所在,离农村最近,最接地气,很多员工都来自农村,他们在当地将不可替代,因为他们本身就熟悉农村、了解农民,通过一定程度的专业培训,就能熟悉平台使用、网购自提、宅配送、网购体验等业务,指导农家店电子商务及相关业务,促进农家店展开电商业务;帮助农民进行网上购物、推广下载手机APP等,切实负责起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广、运营、指导、维护等服务,起到真正服务农民的效果。(四)通过“八点八网”建立县域社会化大平台,融入更多的发展元素,形成有生命力的县域电子商务闭环生态系统。实施“八点八网”战略,打造以日用消费品、农资农产品销售为主,配套再生资源回收、快递收发、报刊投放、综合缴费、网购体验、火车飞机票代购等线上线下融合的综合服务功能,满足了广大农民多元化的生产生活需求,增加了农家店的盈利能力,也实现了合作伙伴的农村战略落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创造了多方自然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实现了更大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