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健康*生活总第2852期 >2015-08-24编印

防秋燥保睡眠别感冒
刊发日期:2015-08-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处暑后,天气往往较为干燥、少雨,人体皮肤可能会因此而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燥无光泽、头皮屑变多、嘴唇干燥或裂口,或者产生大便干结等症状,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秋燥”,处暑的“秋燥”属于温燥,气候变化差异大,常使某些疾病在这时候复发或加重,如气喘、过敏性鼻炎等。另外,由于早晚温差大,极易感冒。
  预防秋燥和感冒的最好方法便是增强体质,尤其是着重睡眠充足及睡眠品质。
  睡眠可消除疲劳,并使大脑及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睡眠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
  处暑节气中,老年人的气血阴阳都容易产生亏虚的情形,可能会出现昼不寝,夜不瞑的少寐现象,所以老人家在这时候更要坚持有午睡的好习惯。
  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强调睡“子午觉”的重要性,所谓“子午觉”就是每天在子时、午时入睡。
  子午之时刚好是阴阳交接之时,这时候人体阴阳盛极而衰,致使气血产生失衡现象,所以必须静卧以对。
  凌晨至4时为体内各项器官功能降到最低点的时候,中午12:00~1:00为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段。这两个时段最好能进入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