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文苑*副刊总第2851期 >2015-08-21编印

手术室初印象
刊发日期:2015-08-21 阅读次数: 作者:张耀飞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作为一名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新成员,从初来乍到的茫然不知所措,到尽快让自己从书本到实践,于我而言,不亚于一次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
  初到手术室,这里的16位老师,从护士长、麻醉师、到每一位护士老师,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们,成为我的启蒙老师、人生榜样,引领我迈出人生第一步。
  初到手术室,这里的结构、功能、器械、程序,都让我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每一个手术间都让我好奇而胆怯,每一位老师都让我温馨而感动。
  7月21日,是我到这里正式工作的第一天。在带教何老师的领教下,我初次感受真正的手术室。何老师是一位和善美丽的大姐姐,她的一举一动,都给人以电视剧中白衣天使的美感。她带我认识各种器械,了解科里的摆设,各班职责等等,不厌其烦地讲给我,那种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全部教给我这位新徒弟的感觉,让我深深地压力、紧迫,更默默地感动、温暖。
  这天,我们班正好有手术,我做巡回护士,在旁边观台,何老师耐心地从开台开始给我轻声讲解。台上的老师每做一步,她都会说明其缘由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一边听,一边默默地记在心里。看着台上老师那从容的神情,我突然就有了种紧迫感,我也能这样从容不迫吗?可我现在连器械都认识不全啊,当时就莫名地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何老师越是给我传输一些知识,我感觉越是发愁,观台下来感觉脑子里面晕晕乎乎的。一天结束了,回到家愁眉不展的。同时,我也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我还什么都不会,差距无形中总会给人很大的压力。这一天,何老师给我讲了许多,一时间记不住,我便用笔记下回去慢慢消化。
  手术室给我的最初印象是,像战场!要从容,要速度,要熟练,所有的战士都为着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更好地救死扶伤,更好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所有的战士都默契得像一个人身体的各个部件,大脑是总指挥,手、脚是零部件,大家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做最好的服务。
  记得第一次跟着何老师上台,那是晚上快八点的时候。接到手术通知,我立即赶到手术室。何老师带我刷手,一步一步地教我让我跟着上台,我缓慢地一下下学着,可还是有几步做错了,洗完后感觉背后出了好多汗。之后,何老师又带我穿衣服,告诉我怎么穿就不会污染穿好的衣服。然后是怎么戴手套,说起这个戴手套,手笨的我学了好久才学会。然后何老师开始教我摆台,什么东西该放哪儿,还有这些东西叫什么做什么用。然后开始看大夫们消毒铺单,何老师也是不厌其烦地一步一步给我耐心讲解着。马上要开台了,我站在何老师对面看着,何老师告诉我上了台先干啥,先给大夫们什么工具,用什么样的方式传递器械就既不会伤到自己也不会伤到别人……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何老师和台上每一个人的动作,感觉好难。也许这是我第一次跟着做不习惯,当我看着台上手术者们一步步将产妇肚子里的宝宝取出,感受这个小小的新生命的诞生,突然间有一种神圣而幸福的感觉。小宝贝出来后,准备取出胎盘了,大概是太紧张了,我感觉有点晕,有点恶心想吐,然后用带着手套的手碰了额头,由于没做到无菌操作,被何老师告知提前离开。走出来的那一刻,我呆呆地坐在那里,感觉天旋地转……手术结束后,劳累不已的何老师,又给我传输了很多无菌常识。那天回家后,我想了很多,想着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要不要放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何老师鼓励下,我又跟着上了几次台:阑尾手术、全髋置换术、膀胱镜检查……渐渐没有了晕台现象,感觉好多了。作为一名新手,回首之前的经历,我警示并勉励自己:这里是战场,容不得丝毫的差错,必须百分百用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我进入手术室已经半个月了,从刚开始的困惑无知,到现在的初步了解;从刚开始的一窍不通到现在的点点积累;从刚开始的胆怯懦弱到现在的不再畏难,我正在慢慢改变。从神经内科到手术室的转折,就像许三多说的一样,感觉自己像死过一次。曾经,因为自己接受知识慢,所以不愿意更换地方。其实仔细想想,每一次的转折,都是一次新的学习机会。感谢何老师,也感谢手术室的每一位老师,带我走出困惑,带我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