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文苑*副刊总第2848期 >2015-08-14编印

倾注之美
刊发日期:2015-08-14 阅读次数: 作者:小段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记得刚接触普洱的时候,朋友送给我一个紫砂壶,做工材质均深得我心。说来惭愧,我这人特别怕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适应盖碗泡茶,紫砂壶的手柄倒是缓解了我这方面的顾虑。再加上紫砂壶多数是紫泥所制,透气性好,可以散发一些水温的热量,冲泡时出汤也快,这点在泡普洱熟茶的时候特别明显。
  新壶在我这停留了还不到两分钟,又重新回到了朋友手里:“这壶太新,我先帮你煮一煮。”朋友说的“煮”,专业术语也叫做“开壶”,因为刚出炉的紫砂壶是没有光泽的,不能用来泡茶喝,必须对新紫砂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才能够使用。开壶的方法有很多种,朋友的方法比较特别:先用滚水将壶的里里外外烫一遍,用茶巾彻底擦干,等到壶完全风干后,拿一口没有沾过油的锅,往里面倒入喝剩下的茶水茶叶煮。我那一把小紫砂,被他前前后后煮了3天,这3天,我的心情就跟焦急等待在产房外的产妇家属一样,3天后,终于等到那一声婴儿啼哭——壶好了。
  不知道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对“倾注”二字的灵感是不是受到泡茶的影响,抑或是造了之后两厢结合竟有了异曲同工之妙。小小的紫砂壶,放上茶叶注上水,盖上盖子闷上几秒,再将那一股悠长的小水龙不疾不徐地通过茶漏注入公道杯中,画面安静得让人心生美好,光是看看便已经舌底生津。喝茶使人宁静,这话一点也不假,单凭泡茶的那个过程,便足以让人凝神静气。对于新手来说,拿捏不好茶量的时候,可以添置一个小型的电子秤,根据茶壶或者盖碗的大小,称出相当克数的茶叶。放入茶叶之前,先用滚水沿着容器的边缘缓缓注入,是为“温壶”,接着将茶叶放入,开始泡茶。泡茶是最能体现慢工出细活的项目,不同的泡数,等待的时间完全不同,用盖碗跟用壶的时间也是不同,需要泡茶者在心里默数时间。心浮气躁者,冲出来的茶容易淡而无味,不专心的人,又容易让茶闷过了头,茶汤又浓又苦,再好的茶叶也会被糟蹋掉。因此,长时间自己泡茶的人身上有一种静态,这种静态装不出来,也掩盖不住。
  当然,泡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不同口味、不同性格的人会泡出不同的茶,不同的茶泡法更是不尽相同,甚至不同茶种盛放的容器也不同。记得金庸在《笑傲江湖》里曾经大书特书不同的酒要配不同的杯,汾酒配玉杯,白酒配犀角杯,葡萄美酒更是要配夜光杯,听得人心仪不已。其实茶也如此,一般说来,铁观音要配白瓷茶具或者青瓷茶具,毛尖要配功夫茶具或玻璃茶杯,红茶配紫砂茶具或红茶茶泡器,普洱配紫砂茶具或飘逸杯,花草茶配玻璃茶具或陶瓷杯,至于水果茶,选择玻璃茶具或陶瓷杯更为合适。
  这不是一种盲目的做作,因为不同的容器具有不同的特性,选对了器材,泡出来的茶可能更加温润可口。茶具选对了,茶水温度也不可小觑。据一位资深的茶友分享的经验,绿茶根据春茶、秋茶的不同,水温要求也不同:明前绿水温可较低,以75—85℃为宜,秋茶可80—90℃,泡茶时不能加盖。像白茶和黄茶,水温也可以在90℃左右。乌龙茶要以沸水冲泡,而且要以开水温杯、壶,加盖,一分钟即可饮用,而红茶和黑茶,均可用开水冲泡。
  试想一下,将几片新鲜的雨前龙井放入干净透亮的玻璃杯中,缓缓注入开水,让茶叶在水中渐渐舒展,仿佛一位任性的舞者,从杯底升到杯壁,从卷曲合拢的茶条转化为完全绽放的茶叶,轻轻吹散聚拢的茶叶,美美地喝上一口,那种清凉通透,将从咽喉直通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