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投身于公益事业,可是究其内心又有几人是心甘情愿地“破费”呢,着实看重的是利好的影响和私利,背后少不了“面子”在作怪,特别是那种资产大亨企业大咖们,出于种种原因为公益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话虽如此,也不是每一个投身公益事业的人都是这样的身不由己,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善念之下有所行为也是合乎常理的,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
公益事业本该是简单的、纯粹的、没有任何杂念的。社会发展到今天,有富人也有穷人,看着那些富人光鲜亮丽的外表难以想象同是国人的穷人是怎样的生活景象,所以公益事业主要是富人对穷人的帮助和救济。特别是当某个地方出现一个赫赫有名的“富人”时,无形之中富人会产生心理压力,因为许多人总觉得富人发达了,离开了发家的地方,如果不回来做公益慈善,似乎总对不起大家。在这样的意念驱使下,富人开始为了“面子”行动起来,只不过这样的初衷不敢言明罢了,大张旗鼓的背后总有那么一点点的隐痛在持续发酵。
还有就是公益事业不可阻挡的正面效应,一个看起来始终是很美的温情“活广告”,对于一个蒸蒸日上壮大发展的企业来说是求之不得,对企业和富人来说真是拔高形象最佳时机,远比硬生生的广告来得温暖许多。是的,企业和富人都需要这样公开的“面子”,通过“面子”可以推动企业更好地良性发展,自己的形象逐日提升。面对成人公益事业里的诸多情感,孩子的公益心就单纯多了,因为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面子”买单,只是让自己心里舒服就足够了。
为什么我们周围的公益事业总是躲不开“面子”的干扰,主要因为我们太重视公益事业的“效果”了,作为一个参与者确实想太多了,放不下自己所谓的“架子”,去不掉自己所谓的“形象”,才使自己活得如此累,连感性而发的公益行为都不能尽情释怀,怕丢了“面子”,失了信誉。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公益事业不是对得起谁对不起谁,更没有谁会逼迫,学会把心打开,把手放开就好。为什么要给公益事业戴上思想的“枷锁”呢?实在有些不应该呀。
富人,有能力之人,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伸出援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实乃人性之光辉也。天之大爱,帮助弱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不管我们是富人还是穷人,是企业家还是普通人,关键我们都是国之公民华夏同胞,我们谁都不愿看着对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请不要让“面子”绑架我们的公益心,一切的一切随心最好,哪怕不做也比违心地去做好很多,起码我们对得起自己的心。
真正大的发展,良好的口碑,不是用“面子”精心雕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地用心做出来的。不要因为“面子”丢了“里子”,如果真的做得对,何必要想太多。公益事业就是一把尺子,量出心的深浅,量出手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