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文苑*副刊总第2844期 >2015-08-05编印

家有仨外孙 教育各不同
刊发日期:2015-08-05 阅读次数: 作者:张仲杰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我家育有仨外孙,由于我们亲翁、亲婆、女儿、女婿之间,各自的家庭环境不同,各自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各异,生活习惯有勃,性格相别,在教育仨外孙成长的过程中,便奏响了一曲美妙的育儿交响曲。三位外孙在成长的道路上也就各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历程。
  大孙生下了,那是亲翁、亲婆的长子长孙,自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举家欢乐筵宴庆贺。我与老伴尚未退休,女儿、女婿工作繁忙又积极进修,就将抚养大孙的责任全权交于他的爷爷、奶奶。哺乳期间,爷爷、奶奶日日夜夜守在身边,牛奶、奶粉按时喂养;小褥、小被随用随换;殚精竭虑尽职尽责。该送幼儿园了,奶奶也不愿接受短暂的分离,跟随大孙到园,窥视在窗户边,守候在园门外。大孙的饮食,自是全家人关注的焦点,美味佳肴优先放在大孙的碗里。全家大灶,大孙小灶,就是合家团聚,大家都会将最好的吃食,送到大孙身边,在全家人的呵护声中成长。女儿、女婿是1966年入小学,1976年高中毕业,在文革中失掉了学习的机会。他们深知上学读书的重要,深知对大孙严格要求的必要。但在严与慈的问题上,虽然也与亲翁、亲婆有所冲突。但他们自己在严与宽上,也时有偏颇,慈爱也多于严格。工作忙了简单粗暴,时间松宽了,姑息迁就,诸事代劳,致使孩子从小没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缺少了吃苦耐劳认真钻研的精神。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体重飚升,成绩平平,高考时不能如愿。录取到一所大专学校之后,仍然不能积极上进,最终虽手持大专学历,电脑专业文凭,但却没有勇气应聘相应的工作岗位,不能自食其力,给自己铺就了一条人生坎坷路。
  二孙生下时,我与老伴先后退休了,便与二女、二婿生活在一起。我们约法三章对二孙慈爱的同时,必须严格要求。关心健康成长的同时,必须教育他好好学习;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完善做人的道德情操。二婿性格耿直,言语直率,对二孙要求犹为严格。有一次,二孙放学后,没将书包放到他所指定的位置,便将书包藏匿起来。上学的时间到了,二孙却那里也找不到书包,急得含着眼泪,满家导觅。在迟到之后,二孙对爸爸颇有言词。好在事后,有我和老伴给二孙讲清,他自己应该爱整洁与家长严要求的道理。我们与二婿的互补,成功地对二孙进行了一次“失败教育”,教育二孙从小养成从严要求自己的习惯。在宽严结合的年年月月里,二孙表现得对学习特别认真。女儿、女婿又给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二孙的学习成绩日渐长进,从小学到中学,到上大学,都能被理想的学校录取。现在,二孙已经在太平洋彼岸,苦读博士学位,步入科学研究的门槛,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国家,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奉献。
  三女怀孕之后,我们更为明确地制定了一套培养计划,让孩子能更加顺利地成长。在孕期,我们就注意了母孕的适当休息,加强营养,适时胎教。三孙生下时,就身体健壮,思维敏捷。襁褓中,便能听懂音乐、儿歌,早早地就呀呀学语,表现得聪明睿智。三孙会走路了,便走向了室外。我们教育他不能伤害小朋友,从小就学会了与人友善相处。所以,从幼儿园到小学,时至今日,三孙即将升入初中三年级了,表现得同学关系特别和谐,从小就得到同学的拥护与喜欢。我的三婿曾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且性格沉稳,处事周全。孩子上小学时,回到他们身边,三婿对孩子实施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适时指导,鼓励其独立思考,故三孙在学校一路领先,学习成绩一直优秀,被同学选为班干部,评为区内、市内“三好学生”。在一天天的学习与工作中,锻炼得关心集体,乐于为大家服务。还是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了一次班级之间的蓝球比赛,他所在的班没有取胜。他回到家里惋惜地说:“我们班输了,大个子不会打,小个子赢不了。”为此,他在暑假期间,去体育馆,报了一个蓝球班,之后,利用双休日,与同班的同学刻苦练球,准备为班集体奉献力量。今年暑假期间,他又报了一个游泳班,他说:“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将来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出力,才能有所创新。”为了锻炼身体,每天中午坚持从两公里以外的学校跑步回家,身体健康了,意志也更为坚定了。我期盼着我的三外孙,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高,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