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校园*内外总第2844期 >2015-08-05编印

家有儿女
儿子“变形记”
刊发日期:2015-08-05 阅读次数: 作者:王宝爱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儿子今年5周岁,已经上了两年的幼儿园。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每天高兴地去幼儿园,是老师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记得在孩子刚上幼儿园时,我们全家人都忐忑不安,孩子是否能融入集体生活?活泼好动的个性会不会给老师增加负担?总之各种各样的担心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牵肠挂肚。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在幼儿园里玩得挺开心的,和小朋友相处也挺融洽,问他喜欢上幼儿园不?他说喜欢,我们的担心也慢慢地消除了。可是问题又来了,刚开始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一问三不知:吃了什么不知道、学了什么不知道……整天就这样上幼儿园,到底学到些什么?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我们发现孩子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礼貌习惯,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孩子在每天入园和出园的那一刻,会向站在幼儿园大门口的值班老师们问好,保安叔叔问好,会向爸爸妈妈说再见了,知道说“请”,“谢谢”,“对不起”等等的礼貌用语了。
  卫生习惯,经过幼儿园各位老师的教导,慢慢的他能自己打开水龙头,挤上洗手液,耐心地把手心手背搓洗干净。原来,在教导孩子们真正将手洗干净的过程中,老师们不仅亲自做示范,还配上洗手儿歌:打开水龙头,冲冲小小手,搓搓手背心……耐心地引导孩子。我儿子现在能自己洗脸、漱口、刷牙,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都和老师们的亲切教导分不开。
  生活习惯,说起生活习惯,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孩子从来不午睡。刚上幼儿园,别的孩子都睡了,他还不睡,别的孩子午睡醒了,他却打起了瞌睡。班里的老师和我们家长进行沟通,为此,我给他述说睡午觉的好处,又是在家里反复地训练,给他买了眼罩,还骂过打过,反正各种办法都用尽了,但效果都不大。最终,还是在老师的长期努力之下,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此外,其他诸如自己叠被子,穿衣服,整理衣服、玩具,主动拾垃圾,饭后帮妈妈收碗筷……一件件小事中,凝聚着老师多少的努力与教导。
  学习习惯:回到家后,儿子能把在幼儿园学到的儿歌唱背给我们听,一边背,一边还摇晃着小脑袋,通过学习儿歌还认识了很多字,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招牌和路牌以及在家里看电视,他也能指着汉字读出来,现在的他甚至能自己看一些书,读一些故事了;小手也灵巧起来,会给我们表演各种各样的手指操;小脑袋也变得灵活了,每天总会提各种问题,“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呀”,“大熊猫除了喜欢吃竹子还喜欢什么呀”,脑袋里总是装着很多的为什么。
  总之,儿子在近两年中,时时刻刻都能给我惊喜,我知道这些都离不开各位老师对他的点点滴滴的爱,并且这些爱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传递,孩子正是在这两个“家”爱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再次感谢清源幼儿园中三班王老师、李老师、武老师的爱心、耐心、细心与用心,我们期待孩子能有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