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校园*内外总第2844期 >2015-08-05编印

教师心得
从“笼中鸟”思当下教育
刊发日期:2015-08-05 阅读次数: 作者:武海明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工作闲暇之余,小憩家中,玩赏笼中之鸟。随突发奇想,打开牢笼的话,是否小鸟还会自由飞翔……然而,当笼门被打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小鸟依然在笼中嬉戏、觅食,心无旁骛地置之不理。难道是没看见吗?情急之下,索性伸手驱赶,可它们反而钻进角落,眼神惊恐地望着我这个“不速之客”,死活不踏出牢笼半步。一旁的女儿愤愤地说:“白长了一对翅膀,还不如给我了。”
  是呀,笼中之鸟大约在笼中呆惯了,大约已经忘记了它们有双令人羡慕的翅膀,有翱翔的本领,这也真是可悲啊!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不禁感慨:我们的学校教育是不是也有“笼中鸟”现象呢?如何能够让学生摒弃“笼中鸟”之忧呢?如何使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下面,就我个人的一点初浅认识,与大家分享、共勉。
  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着眼学生的未来。我们的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职位高低,都需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他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这就要求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要把孩子身心是否健康发展,是否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是否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
  其次,要创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观念认为师生关系是从属的关系,学生得服从老师,所以体罚、变相体罚也偶尔发生。这种关系使学生与教师产生隔阂,无法以快乐的心态学习,久而久之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扼杀。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再次,要创新课堂教学。教师要通过对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程序设计、基本策略和评价改革的研究,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更多更好更精彩的知识,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以此来减轻学生课后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开放的发展空间和实践机会中,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真实体验和情感。最后,家长的理念也得改变,周末让孩子爬爬山去亲近大自然,到图书馆去书海泛舟,到电影院去释放童真,到爷爷奶奶家去培养孝道……切不可将孩子的课余时间,都“锁”在书本或培训班中。
  让我们未雨绸缪,打破“鸟笼”,使我们的孩子在广阔的蓝天下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