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校园*内外总第2844期 >2015-08-05编印

弘扬国粹 崇武尚德
—记仙山戴氏心意拳少儿武校
刊发日期:2015-08-05 阅读次数: 作者:李晓雪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据传,心意拳为宋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创,历经数百年、数十代人传承,已形成了独特的武林风格。心意拳的技击性很强,它能用头、肩、肘、手、胯、膝、足等部位击打敌方,非常实用,并因此受到国内外武术家的重视和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
  2008年心意拳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积极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5月,在太原市第八届“明德杯”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上,我县仙山戴氏心意拳少儿武校在全省各地的数十支参赛队伍中以40枚金牌、6枚银牌、6枚铜牌的好成绩脱颖而出、再创佳绩。
  今年7月,在山西省武术锦标赛上,该校学生王家伟、岳国岚以民传武术套路戴氏心意拳又分别获得男子B组八极拳第2名和女子B组第三名的好成绩,为我县争得了荣誉。
  仙山武校自2006年创办以来,开创太原市清徐县戴氏心意拳培训的先河,将戴氏心意拳这一武界奇葩进一步推广,至今累计培训学员数千人。精湛的专业技能赢得了众多体育学院、武术协会及武林前辈的高度赞扬与青睐,骄人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在各类武术赛事中被授予“金牌武校”、“最佳武校”、“先进武校”、“十佳武校”、第九届德艺双馨“优秀组织奖”等数十项光荣称号。
  办学:“把心意拳这门武术国粹发扬光大!”
  仙山武校校长王仙梅是国家一级教练、国家一级裁判员、中国武术段位考评员、山西省形意拳专业训练委员,太原市青少年武术研究会常务副主席。王仙梅家学渊源,她的父亲王国良是戴氏心意拳第七代传人中的佼佼者。从小受父亲影响,王仙梅对心意拳功法情有独钟。
  2006年,王仙梅为协助一个朋友办文化补习学校回到了清徐。在和家长的一次闲谈中不经意地提到了戴氏心意拳,家长知道王仙梅是戴氏心意拳的第七代传人后都大为震惊。几天后,很多家长就慕名找到了她,希望她在清徐成立一个戴氏心意拳的学校,教孩子们研习拳术。在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信任下,仙山武校成立了。
  王仙梅说,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习武的主要原因除了强身健体外,更重要的是把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心意拳作为国粹的传统中华武术却正在逐步流失。办武术学校,希望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青少年武术爱好者,以宏扬中华武术之精神,也以此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仙山武校设立了初、中、高级班,把品学兼优、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学生推荐到各个相应体育院校继续深造,目前已发展成一所专业训练、学院输送一体的专业训练戴氏心意拳基地。近几年来通过形意拳武术单招考入西安体育学院2人,山西师大3人,山西省晋中学院8人,吉首大学4人,山西省体育职业学院6人,太谷一中4人,太谷二中1人,太谷职业中学武术系2人。
  学生:“我要与仙山武校一起腾飞!”
  2014年,仙山武校学生崔睿、陈靖文在心意拳武术单招考试中,双双被西安体育大学录取。两人回忆起习武之路,有艰辛汗水,有欢笑喜悦,他们对选择心意拳这条路,选择拜王仙梅为师充满了感激。
  “王教练教我们练拳、更教我们做人,培养了我们坚毅、吃苦的个性,能考上大学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我的教练!”陈靖文说。“陈靖文和崔睿从小学就跟着我练,练拳吃了不少苦。”王仙梅说起这俩孩子,仿佛觉得相处的日子就在昨天。“陈靖文一直跟着我练,崔睿中断过几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崔睿再次碰面,知道他他依然喜欢心意拳,就建议他走体育专业,打比赛取得上大学单招的机会,这孩子肯吃苦、有灵气,果然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申请成为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获得了单招的资格,后来上了大学预科班。现在陈靖文和崔睿都以喜欢的专业考上了大学,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学生薛文益说,在武校学到的不仅是强身之术,更大的益处源于“武德”。“在我练习武术前,一位教练就曾对我说‘习武之人,必先习德。练武不仅鼓励人要发奋图强,行侠仗义,要报效祖国,立功立德,也通过习武磨练,得到一个好体力、好身段!’直到后来,我才逐渐理解了这句话并被武术所吸引,让我浅尝到了武术的博大精深,这位教练就是我的恩师——仙山武校校长王仙梅!”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就是仙山武校对这句话,甚至是这种人生意义最好的诠释。一批又一批学生在仙山武校快乐地成长,在这里学到实用技能,学到做人的道理……这里就像一个大熔炉,把一个个懵懂少年锻炼成拥有过硬武术防身自卫技术及素质良好、实战经验丰富的青年人。“武校把这里的每一学员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关注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点滴……我想乘着‘仙山’这个成就我武术梦想的翅膀和它一起腾飞!”薛文益说。
  希望:以武育德“心意”传承
  中国拳术总体上分两大类,一是内家拳,包括心意拳、八卦拳、太极拳,再是外家拳,如长拳、少林拳等。心意拳亦称六合拳,是中华武库里的名拳之一。始祖姬际可自明末清初开宗创派以来,历经数百年的进程和十余代人的承袭,已形成三大主要流派:一为以河南洛阳马学礼等为代表的河南马派心意拳传系;一为以四川金道人(金一旺)为鼻祖的金家功夫传系;一为以山西祁县戴隆邦、戴文雄、郭维汉、李洛能等为代表的山西心意拳传系。戴氏心意拳由清代著名武术大师戴隆邦先生所创。其得以完整地保存和比较广泛地流传,获益于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戴氏心意拳第四代传人戴奎先生。因为自他始,戴家拳才小范围地传给外姓人,使这一拳种没有遗失。“2008年心意拳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积极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拳作为传统武术的一种,是先辈们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有必要、有义务将它推广和传承。尤其要让我们的中、小学生了解和接受它,从而更好地将它发扬光大。”王仙梅说。仙山武校是经太原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武术学校,也希望越来越多孩子可以在校园里练习心意拳。
  武术作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一直受国家和民间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为了在青少年中传播武术,相继推出了武术进校园的措施。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计划在十个省(市、区)开展武术段位制推广试点工作。目前,县子弟小学体育课里已经加入了心意拳。
  王仙梅说,“仙山武校的宗旨就是矢志弘扬武术精神,笃学笃行“心意”传承!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在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课程中加入心意拳的部分,将这门民间传统武术国粹传承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