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说:“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灵魂。新闻也好,国际电视也罢,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副刊做得出色的话,那张报纸就与众不同。”
《清徐报导》副刊即具有鲜明的与众不同的特色。它的特色是突出了清徐地方文化的建设。清徐地方文化即是清徐的醋文化,贯中文化、葡萄文化。
清徐地方文化建设与本地的生产生活历史传承密切结合。这就是我们《清徐报导》副刊与众不同的特色。新老作者同力合作,近年来又发掘和突现清徐砖雕文化、背铁棍文化、剪纸、泥塑、说唱等艺术品牌。对推动清徐经济建设和知名度都发挥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近年来,一批批新作者新面孔不断涌现,文稿质量、写作水平一路攀升,捧读他们的作品,无论小说、散文、诗歌,令人赏心悦目,受益良多。
珏山和玉林的游记,风格迥异。前者细腻深沉文笔纤毫毕呈,后者豪放开阔大漠孤烟高视宏观。
以张见素为代表的女作者文化底蕴深厚,文笔流畅华丽,书写个人情怀思想健康向上,主题阳光慈悲,内容友爱亲和,传播了中华文化的仁爱善良孝。
啜希忱、张卯春先生致力于贯中文化、廉政文化、红色革命传统文化的宣传,高中昌、李永红、王茂华在诗词楹联编撰和征联活动中都做出积极贡献,这都是我们《清徐报导》副刊的业绩。
副刊近年来适量选载其他报刊的佳作精品供读者欣赏,也是特色之一。日前读到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尹天五的文章,《让严以律己成就无悔人生》,这就是一篇难得的精品,读之明知开悟受益良多,深感编者慧目识珠。
今后,我们《清徐报导》副刊还要在发掘整理尧文化、狐突文化、魏戊文化方面尽心竭力,突出我们的地方特色。
中昌同志在纪念《清徐》复刊廿周年时撰并书一副对联,也印在读者的心中。上联为“彩笔绘民生,篇篇得味开心果”,下联为“妙文通国运,字字关情醒世钟”。此“开心果”篇篇得味,“醒世钟”字字关情,是对我清徐报的赞誉与鼓励,也指出明确的方向与创作的方法。方法就是要绘民生,就是要通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