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成人常常会因为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关心的眼神,一抹会心的微笑而感动不已,而学生更是如此。
我所带的班里有一个男同学叫奇奇,这学期上课总是不注意听讲,课下还不按时完成作业。于是我给他家里打了个电话,当时是他爷爷接的电话,说他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便向他爷爷说了一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他转告孩子家长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随后的几天,奇奇表现还算不错,但好景不长,有一天早上上课前,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小组长便向我汇报:“老师,奇奇又没有完成作业……”我一听这话,火气“噌”地一下就蹿到了胸口——又是他!我拿着他的本子气冲冲地说:“你真是屡教不改!”说着把他的本子狠狠地扔在地上,有的同学也把埋怨的目光投向他。这时的他用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眼神使劲地看了我一下,我没再理他,整顿好纪律后开始上课。
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对课前咱们班发生的那件事情怎么看?”有的同学说老师是为他好,让他改正不好的习惯,努力学习。有的学生说希望他以后认真完成作业,别再影响老师的心情……此时奇奇的好朋友阳阳说:“老师,您别说了,奇奇的爸爸妈妈昨晚吵架,他一晚上都没睡觉。”听到这位同学的话,我非常震惊。突然间我感觉好像时间在我身边停住了脚步,眼前飞速地闪现我扔他作业本的情景,而此时我看到他已满脸泪水。原来他的爸爸、妈妈吵架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妈妈一吵架就离家出走,爸爸整天也不顾家,留下孩子一个人,不是随爷爷到姑姑家蹭饭,就是自己随便买点吃的将就。就包括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前一天,孩子也是因为爸爸妈妈吵架,到晚上一点多才睡着,成绩考得一塌糊涂。这几天,他一定在担心爸爸、妈妈的事情,所以才……此时,我感觉到我已经伤害了他,我的嗓子好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因为他毕竟才十一岁,就要承受如此大的打击和磨难。我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十分愧疚。
不过,我转念一想,生活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无法改变现状,我们只能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我现在必须帮助他鼓起生活的勇气,来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于是,我走到这个“受伤”的孩子面前,俯下身子并用手抚摩着他的头说:“孩子,对不起!如果说刚才我伤害到你,请原谅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希望你认真学习,因为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尽的职责,我并没有了解到你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如果你愿意,以后有什么事情和老师说说好吗?”听到我这些真诚的话语,他已泣不成声。我接着说:“孩子们,今天老师没有全面地了解奇奇的情况,错怪了他,我向他道歉。”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如释重负,好像浑身轻松了许多,就像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使命。当我与泪眼朦胧的他目光碰撞在一起,我看到此时他脸上写满了信任、理解与感动,可以看出是我的真情感染了他,他慢慢地抬起了头,直起了身子……
经过此事,我认识到,作为—名教师,不能冲动行事,要以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这样便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