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文苑*副刊总第2828期 >2015-06-29编印

我如果爱你
——再读舒婷《致橡树》
刊发日期:2015-06-29 阅读次数: 作者:吴国娟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何为经典?有人这样解释:“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舒婷的《致橡树》应该属于吧。
  舒婷的这首经典诗作《致橡树》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曾不止一次地翻阅过,每一次吟诵都有一种口齿噙香的愉悦感;而今,年近不惑,再次捧读这首诗作,感觉滋味更浓了一些。我想这和生理年龄有关,和人生阅历亦有关,这更和我最近刚刚看过的一则微信有关。这则微信题为《现代生活的离婚率,警示小鸟依人的女人要注意》,内容有如下提醒:“越是高智商,越是企业家,越是明星,越容易离婚;原由不是因为他们变心了,而是发展变异的太快了,一方跟不上步伐了,离婚是必然;夫妻间存在高度大差异时,这种关系往往是不可调和的。”“渴望美好爱情的女人们,先努力让自己具备值得拥有的那份美好内在和外在吧。”有你,我可以与你相拥天下;没你,我依然笑对生活,毫不怯惧地顶起!我算不得那种小鸟依人的女人,当时看这则微信也没有太大的危机感,可再一次读起这首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致橡树》时,我还是不由想到了这则微信,想到了它们的异曲同工。
  杨绛老师劝导我们:“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那就让此刻的你我安顿好自己的身心,一起静坐下来重温一下这首经典诗作带给我们的美好与力量。
  首先我们应关注到她致的对象——“橡树”。“高枝”,“绿阴”,那她所爱慕追求的他就不是庸常猥琐之辈,他应是高大威仪的,他应是有魅力的,他应有着丰富的内涵。为了和现代社会打通,暂且我们用时下流行的说法称他为“高大上”吧。
  遇到了“高大上”,心花怒放自然是允许的,那接下来如何相处呢?细数身边这样幸运的女子们:或炫耀,或附庸,或过多牺牲,或迷失自我,宁可坐在宝马里哭而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女孩应该不止一个,嫁入深似海的豪门后不再拥有自己光环的女人也不止一个。而看看我们的诗人,她郑重地宣称——“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趋炎附势的凌霄花,诗人不屑做;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沾沾自喜,诗人不喜欢;附庸的失去自我的爱情,诗人不想要;只有奉献施与的爱情,诗人不接受。诗人以这样的诗句坦诚地告诉世人她不要这样的爱情,她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
  那诗人要的爱情呢——“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诗人要的爱情——那种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的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就是这样的一株橡树与这样的一株木棉,它们静静地、坚定的站立着,站成了美好,站成了永恒。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哪怕没有人听得懂。凝神,遐想,这是多么般配的一对,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这是多么令人憧憬沉醉的一种爱情啊!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静静地读,静静地品,静静地思考——
  今天的我们,我们这群期待遇到“高大上”或已经幸运地遇到了“高大上”的女子,你我准备或正以怎样的一种形象站立在他的身边呢?对照经典用心学习反思关照一下自己吧,相信,我们可以借助这首经典遇到更好的自己,也相信我们可以靠着这份经典的力量和他一起站立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