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切实完善社会管理防控体系,柳杜乡司法所创新工作机制,推出“五步”工作法,提升社区矫正监管水平。
零误差接收。对于社区矫正人员的报到,实行“三核”接受,即:核查社区矫正法律文书、核准社区矫正人员真实情况、核实填写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信息表。对法律文书先到人未按时报到的及时组织查找,并及时书面通报决定机关。对人先到法律文书未到的,先登记,同时及时联系相关法院、监所以及检察院查找其法律文书,确保所有社区矫正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到,接受监管。
针对性教育。对社区矫正人员宣告入矫后,工作人员根据矫正人员的个案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计划和措施。重点对其进行罪犯身份意识和法纪教育,使其明确在社区矫正期间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端正态度,遵守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服从社区矫正监督管理。为提高教育效果,以每季度为一阶段,适时调整措施,努力做到因人适时动态教育改造。
分类式监管。不断优化“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平台”,提高在矫人员定位监管比例,通过定位技术,随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行踪和动态。日常监管实行“五个一”管控措施,即每日一记载、每周一报到、每月一学习、双月一劳动、每季一总结考评。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人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将社区矫正人员划分为宽管、普管和严管三类,力促科学管控,提升管控实效。
亲情化帮扶。对基本生活确有困难的社区矫正人员,给予人文关怀,协助解决其生活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从精神上扶助,鼓励摒弃等、靠、要思想,端正思想认识,立足社会,就业谋生,在矫正行为的同时,实现思想上真正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回报社会。
严要求奖惩。建立日常考核制度,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考核评定,实行严格奖惩,当奖则奖,当罚则罚。对表现特别突出的,给予奖励,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则提请减刑。对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的,依法给予警告、提请治安处罚、提出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