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清徐*要闻总第2821期 >2015-06-12编印

副省长郭迎光调研我县防汛工作
魏民等一同调研
刊发日期:2015-06-12 阅读次数: 作者:苗志崇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讯昨日上午,副省长郭迎光对我县防汛工作进行了调研。副市长魏民,副县长李凤梅参加。
  郭迎光在县水务局观看了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展示,听取了我县关于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并深入清泉湖水库、马峪乡李家楼村等地,实地了解了防洪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群策群防体系建设等情况。
  我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总投资506万元,于2014年5月15日完工,项目以山区和边山区为重点,选择了大峪河、白石河等八条主要的河流流域,涵盖清源镇、东于镇、马峪乡等3个乡镇,共68个行政村和自然村,覆盖区域总面积172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雨水情监测系统,县级预警平台,乡村预警系统,群策群防体系等。其中,雨水情监测系统方面,新建自动雨量站20处,简易雨量站68处,自动水位站9处,简易水位站7处,视频监控站2处,河道水位站高标准断面2处,标准断面14处。县级预警平台方面,新建山洪灾害系统数据展示平台、雨量检测操作平台、演示操作系统等软、硬件系统;装修改造机房及商室65平方米。乡村预警系统方面,新建3个乡镇预警平台,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购置了手摇报警器71只、无线系统71套、手机71只及锣、鼓、号68套,并已全部配备给相关乡(镇)和村。
  群策群防体系严格按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群策群防“九个一”的标准进行建设。一是组织了山洪灾害普查,对清源、马峪、东于三个乡镇所辖行政村进行了历史山洪灾害和现状情况摸底调查,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勘测,按照山洪灾害防治区划分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每村都确定了预警指标,划定了危险区、避灾安置点及避险路线;建立健全了山洪灾害防御三级预案。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的要求,委托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修订完善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3个乡(镇)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68个村级山洪防御预案共72份360套;二是建立健全了群策群防五级责任体系。建立了以县防指为总指挥部,3个乡(镇)为分指挥部,68个村级指挥组织及检测预警人员组成的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体系,确定了各级责任人,明确了职责和任务;三是组织开展了山洪灾害宣传与培训。宣传方面,在干线公路、乡村主要街道刷写宣传标语150条,印制并发放明白卡2480张、宣传册5000余份。并在每个乡、村主要地段、人群经常聚集活动场所设立了宣传栏148块,落地宣传版面42块,做到每个村都有2个宣传栏;组织培训方面,对县级平台操作人员、3个乡镇、68个村指挥人员、负责人、监测人员、预警人员共280人进行了为期2天的山洪灾害专业知识培训。编制了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对预警组织体系、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等常规知识进行了讲解;防汛演练方面,组织开展了县级山洪灾害防治综合应急演练,在东于镇马加坡村、清源镇大峪村、马峪乡西迎南风村组织开展了以雨水情预报、启动预案、发布预警、应急响应、人员转移安置等五部分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并组织山区、边山区各村主要负责人和当地群众进行了观摩。
  郭迎光还与乡、村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我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