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老了就免不了多唠叨几句,一些在过去看来再熟悉不过的话语已被母亲重复了不知多少遍,或许会认真聆听,或许会心生反感,儿女们两种截然不同做法的背后,母亲可能真的记不清了、糊涂了。如果“唠叨”可以快速折现的话,我们活得真是太幸福了,因为我们已经被关心了无数次。有这样的一个直到自己老了,还忘不了对儿女的牵挂的母亲,梦里我们也是温暖的。
慈母之心儿女懂,唠叨是母亲心头最频繁的牵挂语言,没有太多的至理名言有的是更多的嘘寒问暖。儿女就像翅膀硬了的鸟儿,总有飞翔的那一天,母亲用自己的温暖捂热了这个家还有儿女那成长的岁月。当儿女展翅高飞时,母亲也多了一句唠叨“家里你就放心吧,记得常回家看看。”那一刹那眼泪成为了流淌在心里最真挚的语言,母亲承受着儿女离家后的孤独,所以见面后的唠叨成了最直接的“宽心话”,这就是唠叨的母亲。同时,也有了牵肠挂肚的思念日子。
母亲一向是“坚强”的,“家里挺好的,你就放心吧。”始终在告诉儿女,家永远是个美好如初的地方。我有一个憨厚朴实普普通通的母亲,每当拨通家里的电话,母亲都会高兴的像个孩子,双手紧紧地抱住了电话,就如同小时候抱着我们一样,不想撒手。电脑成了母亲的“难题”,但是在小外甥的精心教育下,母亲学会了这最新潮的交流工具,当摆弄着发抖的双手在电脑上敲击出“天冷了,多穿衣服。”这几个字时,我又一次落泪了,感觉到她真的老了却一直在努力,在努力想着我,哪怕用电脑也不忘了“唠叨”。像孩子一样幼稚的母亲,始终没有忘记为心头的牵挂多做点事。
我们体会过母亲的唠叨,却没有真正理解“唠叨”的那份心,牵挂就是心头的“唠叨”,在这个被物质追求所左右的世界里,其实我们变傻了,变得只会用物质或者金钱去弥补亲情的不足。天底下没有几个贪财的母亲,有的是许许多多贪“念”的母亲,她们把自己的牵挂深深地烙上爱的印记,汇集成最平凡、最朴实的话语,关心得多了就变成了“唠叨”,这恰恰是源于母爱的真挚。不要把唠叨当成一种负担,因为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本让母亲的牵挂变成一场空。如果是一个合格的儿女,就该让这份凝聚关怀和牵挂的“唠叨”尽情发挥,给母亲的思念找一个需要的地方。
常回家看看,让牵挂牢牢扎根现实,带上一个可以温暖彼此的心就足以,一个热情的关心、一句简短的话语却承载着母亲最厚重无比的爱。母亲放不下我们,是因为我们在她的呵护下长大,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多大岁数,都是她们心里的“宝”。其实,牵挂是唠叨的根源,唠叨是牵挂的语言,不是我们不懂只是我们不去碰触。母亲老了,走不动了,眼花了,糊涂了,唯一不变的是她永远知道自己该关心谁。
伟大的母爱,天赐的唠叨,该有尽心的孝来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