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东湖边,看着湖边绿柳荡漾,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常玩的一个物件——柳哨。许多时候它都是大人们给小孩子制作,利用随处可见的柳枝就地取材,以多变的音质成为逗小孩子开心的最佳玩具。现在想来,那时的民间处处有新意,朴实的农民里有的是能工巧匠。
它是用柳树嫩枝的树皮拧成的,初春时节的柳枝是最好的制作材料,截取3至5厘米的小段,然后,扭动其外皮,使其皮与木质部分脱离,抽去木芯,形成管状,再用小刀将一端光滑的蜡质层削去约0.3至0.5公分,然后用手指将这头捏瘪一些,这样就大功告成了。轻轻一吹,就会有声音发出,它就是我们小时候玩得爱不释手的“柳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制作很多,有粗的有细的,有长的有短的,因为长短和粗细的不同,所吹出的声音也会不同,所以这样的一个小东西常常让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也许是小时候玩具少的缘故,当时对“柳哨”特别情有独钟,吹着“柳哨”玩耍,吹着“柳哨”上学,身边总离不开它的陪伴,特别是在初春时节,会深深地“爱”上它,走进柳哨营造的快乐氛围中,陶醉其中。在有柳哨的日子里,爸爸是最大的功臣,为了让我玩得尽兴,爸爸总是给我制作多个,但是那时自己却偏要“任性”,非要自己学得制作,虽然制成的“柳哨”总是很不“专业”,但每每吹起时,心里也别有一份滋味。
玩是小时候最大的天性,柳哨给了我无拘无束更多的施展空间,虽然小巧却是那样直达内心,虽然廉价却是那样用心制作,也许这就是融入其中的快乐吧。
粗的柳哨声音浑厚;细的柳哨声音尖锐。轮流吹个不停,吹坏了马上再做一个,天然的音质叩开了儿时对音乐的最初萌动。小时候的农村生活再简单不过了,在玩具缺乏的那个年代,对音乐的认知也只停留在电视和广播里,无法伸手去触摸和感知,当柳哨出现时,仿佛打开了一扇音律之门,小小的内心被这种简单变化的美妙音律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童真和乐趣。
现在,我长大了,已经很久没有去吹柳哨了,爸爸教我的制作技艺我依然还记得。现在突然想起以前给爸爸吹自己亲手制作而成的柳哨时的情形时,眼里会湿润润的,因为现在的爸爸老了,耳背了。春天每年都会有,柳树的枝头每年都会吐嫩,但是我却再没有把吹“柳哨”的日子坚持下来,因为童年的那个孩子现已长大成人。
今天,我不想让“柳哨”只出现在记忆里,所以再次拿起了柳枝,做了一个久违的“柳哨”,吹着这个曾经的伙伴,许多快乐的儿时往事立刻浮现在眼前,一个小小的柳哨吹动了我童年的记忆,是那样的亲切,是那样的温馨,快乐不分时代,快乐不论久远,只要没有忘记,它将永远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柳哨”,你陪我度过了儿时无数个美好快乐的时光,现在,我还你一个现实的未来,因为你在我的心里生根了,我会带着这种感觉每年吹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