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太行,花开左权。不只是桃花红,杏花白,还有梨花带雨,海棠醉日,樱桃笑春……现场聆听左权开花调民歌,门搭搭开花,油灯灯开花,玻璃开花,人听得也乐开了花。在左权的歌声里,唱啥啥开花,说啥啥开花,却原来啥都能开花。
走进左权莲花岩,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这崖高壁仞,层层状如叠叠莲瓣的山群。导游说,此地名来源于王莽与一个名叫莲花的女子的故事,但我觉得这就是它名称的由来。山门外,山体若千帆竞发,驰向东南,一颗天龟遗蛋直立峰间。再看左边的山崖,仿佛是一幅村童闹学图。趁先生睡大觉,钻桌子、踢毽子、玩游戏、撕扯书本,开始“大闹天宫”。
山门内,巨蟾蹲踞,前面的山峰如骆驼面朝西北,昂着头,势若奔跑。步移景变,奔跑的骆驼来了个惊回首,既瞻前,又顾后。一转弯,巨晰在山腰望月,脚下是百蛇斗蟒。一举首,一朵彩云就飘在头顶,像一位穿着镶金边衣裳的山妹子,光芒万丈。大家都停下脚步,抬头仰望,云朵有了新的变化,有人说是山妹子的眼睛目光炯炯,如电如炬,放出金光。
顺着“万年花篮”景点的指示牌,急着要找到。沿着山路往上走,却没有发现它的真容。时间有限,我们沿原路返回。到了指示的地方,扭头一看,篮提、篮身、篮底,就挂在近旁山峰的崖壁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里,欣赏莲花岩,不仅要凭心智、慧眼,也需要适当的角度、位置。
路边,大山脚下,有几座当地百姓的房子,有瓦房,有就地取材的石板,砌作屋顶。房前屋后,一树树桃花、梨花开得正欢,鸡鸣树上,鸟唱枝头。真希望他们能原样保存,不要拆除。到了新建的招待所,门口置一八仙桌,桌上放一铜壶,上有“煮三江”仨字,不由得让人哼起《沙家滨》里的唱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山顶上,松树形状化出的“孔雀开屏”、“猴子上山”惟妙惟肖。
在千年古崖居的路上,碰上了当地的曹姓民歌手。这机会怎么能错过?与游客一道,将其拦下。老曹也不拒绝,一举手,一投足,《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有了心事慢慢来》,乡风乡韵乡气息,桃花杏花飞满天,原汁原味原生态,支支曲儿醉心田。老曹要走了,不能轻易放过,还没唱开花调呢。最后老曹唱了一曲《门搭搭开花不来来》,大家跟着唱和,一片欢声笑语。
崖上的居民创意十足,在风化的石板间,搭起了房子。这家的屋顶正是上家的地板。我们坐在坑上,同前来的游客互动,欢迎到我家,中午一起吃山药蛋三合面饸饹。噢,你们的屋子装潢到位,屋顶还雕龙画凤。在坑上玩了一会儿,发现还有后门,开门一看,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后院,或者叫做阳台也可以,若客人来了,后院或品茶,或聊天,或下棋,或望景,把酒临风,喜气洋洋者矣。看了崖上民居,你就能知道山民的性格,他们顶天立地,是这山里真正的主人。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一二九师曾转战于此。古崖居内发现的83名革命烈士的《死亡证书》,被定为国家一级红色文物。
阳光灿烂晴方好,飘雨落雪景更奇。老天也趋机同我们玩了一把。云朵把阳光一会儿遮住,一会儿让开,光线一会儿照前山,一会儿照后山,山色明暗对比,愈觉景色变幻,妙趣无穷。午后下了小雨,山色滋润,山顶掩没在飘渺不定的云雾中,如梦如幻。
遥想夏景,风清莲香,凉爽宜人;浪漫秋景,漫山赤透,鸿运当头;雪霁的冬景,又该幻化出怎样美妙的容颜?莲花岩仿若一位爱打扮的山妹子,穿好裙裾后,在你的面前一亮相,作个造型,又到里屋换一身衣裳,再到你的面前,造型,亮相。
沿路的一块石头,粗看也觉不出什么,再看,牌子上写着“蜥蜴问天”。细看,却觉得局限了游人的想象。它可以是屈原的天问,也可以是歌手范琳琳在诉说心愿:几辈人前仆后继探索明天,坎坷的道路汗浸血染。燃烧的永远是热血,不朽的永远是信念。我们对着太阳说,向往不会改变,我们对着大地说,生活总会改变……
有人说此地是画廊,有人说此地是万花筒。有人说此地的山峰会说话,风景能入心,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人说这象形山峰发现的、未发现的,有待你的慧眼。象由心生,境由心造。陆游欣赏梅花的高标逸韵,情愿一树梅花一放翁;看了红楼,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游了左权莲花岩,自有你心中的莲花岩。耳边仿佛传来山妹子轻轻的呼唤声:门搭搭开花不来来,开门走进你哥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