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4月9日,当我的第一篇文章《雨后》被清徐报采用后,我真的高兴了许久,甚至是逢人就说,那是一种傻傻的状态和成就般的自豪。
大学时候,我的写作老师告诉过我,让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并不难。当时自己还很是纳闷,哪有那么容易,我一直在努力可是却没有成功,但是我却没有放弃,没有放弃对写的执着。还记得,在大学期间,台湾作家刘墉来太原师范演讲,写作老师为我们这一帮文学爱好者争取到了免费听讲的机会,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写一篇读后感。说实话,当我听到“刘墉”这两个字时,第一感觉就让我联想到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面的那个刘墉,我就如实地把这个感觉写了出来,也非常荣幸地被老师的文学沙龙选中,虽然仅仅是一句话,但是心情却激动不已。
曾经的大学经历还宛如昨天,今天的我却已与清徐报“牵手”走过了一年。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这种牵手的感觉总是让我暖暖的,因为我在努力着,同时也在收获着。非常感谢清徐报社的各位老师们,你们给了我机遇,给了我最近的成长环境。我喜欢和你们聊如何写、写什么,那是一种朋友间的坦诚交谈,切切实实地对我的帮助很大,你们的帮助和鼓励更成了我坚持的方向和动力。人贵在有希望,更贵在有正确的步子,真心需要在偏离目标时有人可以拉你回来。看着我的文章不断见报,我在高兴之余也明白了自己找到了适合的方向。
从一年前,我正式和清徐报结缘,现在已是深深地爱上了“它”,没有报纸就从网上看,几乎是期期不落。是清徐报感染了我,是清徐报让我的文章更接地气,在我们的写作思想中,我太多地注入了清徐人自己的思想,在关注身边人和事的同时,也在提高着我的写作水平。并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给自己安排了“投稿任务”,笔耕不辍的目的就是要将内心的思想毫不保留地写出来,笔下的我是那样的多愁善感和情感丰富,用我的文字记录下内心最真实的东西。
清徐报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老师,感谢清徐报社的老师们对我的鼓励和帮助,一步步走来的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更从你们对待每一篇稿件的严谨态度上懂得了我要对自己精益求精。一年了,我学到了许多,不仅有对写作的坚持,更有对文章的准确把握,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清徐人,我在清徐的窗口上眺望远方。
一年过去了,我的脚步沿着这条路已停不下来,认准了清徐报这个可以指引我的方向,全力前进。面对支持我的清徐报,我只有用更好的文章来说话,我会坚持写下去,坚持尝试更多的题材,不做一个只会无病呻吟的文人墨客,而要踏踏实实地走入到文字的海洋里,用文字来诉说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所思所想。
握紧了双手,我就不想分开,时间的脚步不会让我们淡忘,而会让我们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我会告诉自己,这就是成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