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百姓*人生总第2791期 >2015-03-27编印

小心身边的“爱心”陷阱
刊发日期:2015-03-27 阅读次数: 作者:宋斌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前不久,微信上一则关于王海燕钱包的“认领信息”真的是骗了很多人,在大家奉献爱心帮忙扩散时却被骗子狠狠地涮了一回,把大家的爱心视为玩物,将举得高高的爱心摔得很惨。我不敢想象,在这种“狼来了”的环境中我们真正的爱心还能坚持多久。
  非常感谢有些人在发现骗局后,第一时间出来澄清,来制止骗取爱心的行径,避免更多的人再次上当。但是回顾整个事情的经过不难发现,我们每一个分享扩散的人,只想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这样的一桩好事帮点忙,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事情真实性的考证。以讹传讹是一种卑劣不负责的行为,但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盲目传播也是一种让人脸红的羞愧行为,自己认栽无话可说,因为自己的扩散使很多人被骗就太不应该了。
  看来爱心也不是那么好献的,爱心的出发点始终是好的,但是不要忽视爱心也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现在看来,骗子的招数真的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为了骗取钱财,他们可谓是什么事都敢想,什么事都敢做,连人们的爱心都不放过,我们痛恨骗子无耻和不道德的同时,应该多考虑一下自己,以后再遇到需要献出“爱心”时,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多问一下、多读一遍,不要被表面看来很感人的话语和可怜巴巴的遭遇搞蒙。
  爱心原本是善意的美丽的,在骗子的手中却成了一把利器深深地刺向了敢于伸手帮助的人们,在爱心上深深地划上一刀。现在想想,至今都对此次王海燕事件心有余悸。“海燕呐,你可太不让人省心了。”移动网络作为现在最为便利和快速的传播工具深受人们的喜欢,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想通过它一试身手,可是却不要忘了,好心人在利用,不法分子也在利用,当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时,衡量真实性的责任就落在了分享的人的身上。我想,大多数人在爱心传递的面前都是简单和冲动的,总希望第一时间帮助人,但恰恰是这种用爱心和信任构筑起的“无隔阂”传播成了给骗子叩开财富之门的钥匙,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成了丢给狼的羊羔,而且是被我们熟知的人。这样的结局谁都不想看到,但是随着事件的发生到结束,我们每一个,特别是每一个“受害者”真的要好好反思一下了,“吃一堑长一智。”不是要将爱心一棒打死,退避三舍,而是要在献爱心时多个“心”,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小心”就是告诫自己,谨慎对待每一次的爱心传递,把真正的爱用到需要的人身上,对自己是一次积德,对不法分子是一次制止。我们谁都不想给“爱心”行动加任何的条条框框,可是不法分子却不这样想,这种“爱心”与“坏心”的博弈中,我们需要“爱心”占上风,更需要让“爱心”不受任何干扰地坚持下去,这才是整个社会的传统美德、相互间最平凡的人间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