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文化*生活总第2788期 >2015-03-20编印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致清中134班的老师、同学们
刊发日期:2015-03-20 阅读次数: 作者:康爱萍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那时,有一个学校,有一个班级,有一群人。后来,在一场考试后,我们就这样散了。那些年,我们经常调换位置。于是,轰轰烈烈搬桌子,挪课本,计算着与心上人的距离。那些年,上课时总会有人偷偷地望向喜欢的那个人。时光过去了,留下的是美好的记忆。那些年,我们觉得世界很小,如今,各奔东西的我们才知道,有些人,一别就是一辈子。——题记
  老师,您辛苦了
  还记得高一的班主任丁老师,当时刚从山大毕业,学生气还来不及完全褪尽。他瘦瘦高高的个子,脸上写满了热情与诚恳,用今天的话说,活脱脱一长腿欧巴。大概因为腿长的缘故吧,他走起路来总是上身比脚晚到两秒。我们在背地里偷偷喊他“麻杆”,有些男生甚至当面和他称兄道弟起来。而丁老师似乎一点都不在意,乐此不疲地带领我们去爬卦山,看乔家大院,登平遥古城,凡此种种。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班级口号:拼命地玩,玩命地学。不知不觉中,我们度过了疯狂刺激的高一年级。令人吃惊的是,二十年后重逢,他依旧能准确无误地喊出在场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实在是牛人一个!而他却淡淡地说:“你们是我的开门弟子嘛,自然记得清楚。”
  牛人老师还不止一位。
  对于我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科生而言,恐惧理科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我清楚地记得,我的物理成绩从没有低于70分的时候。这不能不归功于物理老师的魅力。听赵老师的物理课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他能把抽象枯燥的电学、力学讲得那么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让人不敢走神,也不忍走神。我至今还记得他上课时幽默风趣的语言、汗流满面的样子和不怒而威的神情。站在老师面前,我永远是当年那个心中充满敬畏的学生。
  从前的赵老师,现在的赵校长,你永远是我们心目中不老的男神!
  同学,我想你了
  一刻也不曾将你忘记,我长发过腰的美女同桌。篮球场上,越野赛中,总是少不了你灵动的身姿。学习上,我们总是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你常常叮嘱我别忘了3分钟后叫醒你,你就喜欢那样争分夺秒、马不停蹄。尽管我们个性迥异,你外向活泼,我内敛矜持,但这丝毫都不影响我们的关系。
  生活上,我们是配合默契的“黄金搭档”。还记得吗?打饭时,我们分工合作。下课后,我俩兵分两路,你径直到食堂排队,而我就回宿舍拿饭盒。你利用长跑运动员的矫健身手,总能轻松地排到打饭队伍的前头,等我从从容容拿来俩人的饭盒时,正好可以排到窗口。行动缓慢的我因此节约了不少的排队时间。到后来,我们的饭票也合在一起,你从不计较我爱吃肉菜,每天要比你多花一毛钱。
  记得吗,高二那次演讲比赛?比赛前,我义无返顾地答应为你写稿。整整三个晚上,我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当我把精雕细琢的稿子送到你的手上时,你激动得热泪盈眶。当你用精彩的演讲获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时,我默默地在角落里为你鼓掌。
  时光流转。如今,你已是别人口里的王总,而我仍习惯亲昵地叫你“小东西”。小东西,累的时候,别忘了停下攀登的脚步,歇息歇息!
  永远惦记着你,睡在我上铺的姐妹!我们曾经年少无知,把最富挑战的初三生活当做了儿戏。幸运的是,步入高中,我们又分到了一个班级,而且成了上下铺。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是你的宽慰和爽朗,鼓励我重新拾起信心,东山再起。不幸的是,太过顺利的你不懂得珍惜,三年后,为别人制造了无数快乐的你,却品尝了自己的悲剧。我从别人那里得知你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但我却一点都不为你担心,因为,你乐观坚强,有能力改变生活,你天生就是一个快乐的制造家!
  果然,二十年后再相逢,你依旧是笑声爽朗,穿透力极强。我们彼此以体型打趣,你说,只有知足常乐的人,才能变成如此“重量级”的人物。没错,面对生活,我们都应该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母校,我们回来了
  有人说,母校,就是你一天骂八遍,却不允许别人说一句不好的地方。的确如此,那片记录着我们青春和梦想,欢笑和泪水,成功和失败的地方,永远是每个人心中不可被触碰的圣地。
  母校的模样,常常在我们的梦境里萦绕。那紧张严肃的教室,热火朝天的宿舍,吵吵嚷嚷的食堂,构成了简单生活的三点一线。也有放松的时候啊,比如说上体育课自由活动啦,下午大课间啦,可以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这个时候,那片树影婆娑的山楂林便成了最好的去处。日光透过树叶,在草地上投射出斑斑驳驳的影子,宛如青春的灿烂多姿,瞬间万变。女生们或蹲或站,三三俩俩,诉说着心事,憧憬着未来。偶尔会有神秘的恋情从山楂林中传出,更增添了它浪漫的色彩。有时也站在树荫里,若无其事似地关注着篮球场上那个“英雄”,心里默默地为他加油呐喊。看男生们把篮球打得出神入化,生活顿时充满了活力。
  二十年后,当我们再次踏进母校的时候,山楂林早已变成了体育场。而当年的教室和宿舍楼依然矗立。
  往事如排山倒海而来。
  忘不了1994年夏天那次滑稽的“地震演练”。一群疯狂的女生,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来不及叫醒楼管阿姨,竟然当机立断,几脚踹开了木质的楼门,飞快地奔到校园的空旷地带。当一群衣衫不整、行色各异的女生,发现不远处的男生楼依旧在晨风中安然沉睡时,才慢慢回过神来。幸亏校园里满站着的,都是清一色的女“童鞋”,不然可就糗大了!当天的语文课上,慈祥的语文老师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几乎所有女生趴在课桌上睡觉,竟是源于一场莫须有的“地震”!
  站在当年的宿舍楼前,木质的楼门依稀还是当年的模样,只是当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历经世事沧桑。
  西天上夕阳正浓,金色的光芒把一切都染成了温暖的颜色。宽阔的塑胶操场上,年届不惑的我们,手拉手围成个圈儿,大声呼喊着:“清中,我们回来了!”嘹亮的声音,在空旷的校园里久久地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