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个年,大家朋友圈刷得最多的、见面后聊得最欢的话题恐怕只有一个——同学聚会。每年春节长假,同学聚会成了热门话题,不管年龄多大,不论相隔多远,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聚聚,成了春节期间的“必修课”。
但是,参加过同学聚会后,你会发现原来整齐划一的班级,现在活生生变成了社会百态,聚会的目的也迥然不同,有的人聚会时衣着隆重,名牌打造,和同学交流时,满口都是“混得太差”、“马马虎虎”等谦卑词语,但内心却很高调,和谁都想多讲几句;有的人精心打扮,浓妆艳抹,穿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服装,像交际花似的穿梭人群,恨不得抓住所有人的眼球;有的人显得特别健谈,无论哪个话题他都能接下去并侃侃而谈,让人心生敬佩之情,他们往往看不上“成功人士”和“土豪”,有股暗中较劲的意思;还有的人怀揣着一些明确目的,来了以后专拣对自己有利的人联系、对自己有益的话交谈,挖空心思找“关系”,见缝插针想“沾光”……
表哥说他们毕业30多年的小学同学也准备进行首次聚会,听到这些我忍不住笑了:“小学同学不都一个村的吗?平时你扛个锄头我拿着铁锹上地头干活时不是天天见面吗?有什么好聚的?”表哥道出了原委:“张罗聚会的这个同学儿子准备结婚了,他是想借聚会之名将大家召集起来,统一通知大家参加他家喜宴。”
同学聚会本是个重拾友谊增进感情的平台,笔者以为还是单纯一点、简单一点为好,如果将此平台当作谋利、“沾光”的机会,不仅会使聚会变了味,而且让同学之间失去信任,变得更加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