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肉——当油滋滋的烧肉端上桌,多像一盆金灿灿的大元宝,好口味加上好彩头!
做法:
①用刀将肉皮刮干净,切成10—15厘米见方的块,入开水锅汆净捞出。
②放到有料酒,花椒,八角,葱姜蒜的汤锅中煮至八分熟,用筷子轻轻捅一下即可穿透,煮前用线绳将肉块打十字绑紧。
③将煮好肉块凉凉,煮肉汤放置一边。
④肉皮的部分抹上蜂蜜,放入八分热的油锅中就能听到刹的一声响,炸一小会,半掩锅盖,用筷子翻滚几下。
⑤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放入肉汤锅里。看到肉皮上起了小泡,烧肉就基本做好了,可以冷冻起来。
⑥将烧肉切片,再放上葱姜蒜,花椒,八角,少许酱油,将煮过肉的汤浇在上面,上锅蒸半个小时。
糖醋排骨——山西人的年夜饭桌上似乎永远少不了排骨,因为是节状块,自然包含了节节登高之意。
做法:
①将排骨剁成长约5厘米的段,然后洗干净放入锅中加上水没过排骨,等锅烧开,然后用勺子将上面的浮沫撇干净,放入拍松的生姜块,八角、花椒、料酒、大葱一起煮,小火盖上锅盖煮40分钟,排骨熟透。
②捞出排骨控一下汤,放入盆中撒干淀粉,让排骨均匀地粘上薄薄一层干淀粉。
③将炒锅烧热倒入油,烧到微微冒青烟,将排骨放入。
④中大火将排骨炸到变色就可以捞出控油,然后放入20克冰糖改小火慢慢地融化冰糖。
⑤冰糖融化后放入煮排骨的汤200克,将炸好的排骨也放进去。
⑥放入盐、冰糖或白糖50克,花椒粉少许,改小火慢炖,可以滴几滴老抽加色。
⑦小火慢炖,汤汁浓稠快干的时候放入香醋大火将汤汁收浓,汤汁收浓后,淋上适量的香油炒匀关火。
红烧肘子——红烧肘子有团圆红火之意,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粑而不烂。
做法:
①将皮薄、毛孔细小的新鲜肘子,剔去骨头,修整成圆桃形状。
②肘子皮朝上,放入五香料卤锅加热,煮至五成熟捞出。
③将油锅烧热,把肘子皮朝下炸呈黄色,炸时不停地翻动,以防糊底。
④炸好肘子捞出,放一碗内,加葱、姜,用卤汤兑些水,浇入碗中,上屉蒸烂。
⑤将蒸好的肘子扣入大盘内,汤沥在其中,加入料酒、味精,调一下色味,开始勾芡,撒上青蒜段,淋入明油,浇在肘子上即成。
过油肉——这一道山西本土特色菜。何止单单出现在逢年过节的餐桌上,山西人简直隔三差五就要尝一尝。
做法:
①猪里脊洗净,切厚度均匀的薄片,放入葱丝、姜末、蒜片,倒入适量黄酒、酱油腌制半小时左右;在腌好的肉片中加入适量淀粉、鸡蛋液,搅拌均匀,使肉片外层覆盖蛋液。
②新鲜蒜苔洗净,长度均匀切成段状;黑木耳泡发,撕成小朵,洗净备用。
③锅热后入油,油温五成热时把腌制好的猪里脊倒入油中,快速翻搅过油,滑炒一分钟左右捞出。
④另起锅,放入花椒炝出香味,把蒜苔和木耳放入锅中,大火翻炒。
⑤放入过好油的肉片,放入适量盐翻炒均匀。
⑥点适量陈醋,最后倒入调好的芡汁,翻炒出锅。
油炸春卷——春卷下锅炸至金黄,外皮酥脆,內馅松软,让人欲罢不能!
做法:
①普通面粉和稀(但要比糊状稠一些),加盐和油少许。彻底均匀了后,醒2个小时左右。
②平底锅烧热(中等温度),锅离开火,用刷子蘸面糊在锅内刷上一圈。再把锅放回火上,等看着颜色发白了就是熟了,揭起即可。
③龙口绿豆粉丝,提前用水泡发。香菇提前用水泡发切碎待用。泡发的粉丝切碎。
④包菜适量,洗净后下锅内焯熟,切碎,挤掉多余的水份,猪肉剁碎,加少许香油,拌匀成馅。
⑤把春饼皮平铺在案板上,放入春卷馅。包成长条扁形,封口处用稀面糊粘住封紧。
⑥炒锅内倒入花生油,待油温六成热时,将春卷放入锅内用中火炸。
⑦炸至两面呈金黄色即可。
清蒸鱼——“无鱼不成席”自古就是民间传统,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年年有余”,所以吃鱼自然成了一种年俗。
做法:
①鲈鱼去鳞去内脏清洗干净,然后在背部两边各划一刀深至将近1/2处。
②浇上啤酒、抹点盐腌制15分钟,葱洗净切细长丝待用。
③姜切丝,腌制好的鲈鱼肚子内塞入姜丝,鱼身摆上葱段,烧开水,入锅蒸8分钟左右。
④取出,将汁倒掉,然后将葱也去除,淋上蒸鱼豉油,重新撒上葱段,将植物油烧热后浇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