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高千尺,叶落归根”,这是人们常常用来形容游子思乡的一句口头禅。我常常想,如果我们真是一棵树,那么我总觉得,一个生在乡村或长在乡村而后进入城市的人,比一直生长在城市的人肯定要幸福,因为前者比后者多了一根牵扯人生的线,多了一根深扎于故乡土地中的根,同时还多了一种叫人时时魂牵梦绕的乡愁。
有的人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有的人的乡愁是山水草木,有的人的乡愁是村闾小巷,有的人的乡愁是乡俗民情,我最纠结于心的乡愁就是小时候乡村年俗中一个小小的“守岁故事”。
实在记不清是哪一年的除夕夜,母亲特别为我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守岁故事”。故事说的是我大哥勤奋好学,写了一篇《毛鬼神富上咱家了》的作文,深得老师赏识,很为家族争光。作文内容说的是在很久之前,有一家人家,母子二人母慈子孝,幸福安康。可是,儿子到了当婚的年龄,家里仍家徒四壁,母亲整日愁眉不展。有一年夏天的一段日子,这家人突然高兴起来,一天到晚烧香磕头,那个虔诚劲儿,那个神秘劲儿,真让人难以形容。好奇的邻居多方打探,母亲抿着嘴就是不说。儿子智商较低,被机敏的邻居套出了根底。原来,为给儿子讨个媳妇,母亲硬是省苦克俭攒了半缸绿豆,而且近日来这半缸绿豆蠕蠕上长,眼看这半缸就要变成一缸,这一缸就要变成两缸、三缸……“哇”!想到这白花花的银子就要到手,美丽的天仙就要上门,这盼孙盼妻心切的母子俩怎么能不高兴呢?于是,儿子匆忙从邻居家借了一口大缸,母亲赶紧关门闭窗,净手焚香,跪拜天地诸神,然后两个人战战兢兢打开了缸盖。“妈呀”,没想到一瓢下去,挖出来的尽是白乳乳的豆芽!绿豆发芽的原因,原来是绿豆缸与水缸挨得过紧,平日里儿子倒水不小心,一次溅进去几滴,几次下来便把半缸绿豆全泡成了豆芽……
大哥作文的主题,母亲讲故事的用意,虽然当时我还不甚明晰。但是,乡村过年的守岁仪式,母亲讲故事时的特别神情,大哥勤奋好学的形象,就像一根锐利的楔子,深深地插进我的记忆。以后每当我读书学习稀松偷懒的时候,每当我工作实践缺少责任和担当的时候,每当我面对困难畏缩不前的时候,那个《毛鬼神富上咱家了》的故事,那个除夕守岁的情景,那个母亲讲故事时的特别神情,就总在我脑海中电影般闪现,鞭策我拼搏前行,激励我“修齐治平”。
啊,这就是多年来总教我纠纠结结的乡愁,这就是多年来特供我茁壮成长的土壤、水分和养料,这就是我退休以来笔耕不辍的最重要的一点支撑。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传统。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感恩。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记住乡愁,就是记住前行。”新年伊始,每当我收看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记住乡愁》,心中就总是澎湃激荡,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