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流金*岁月总第2751期 >2014-12-21编印

战友
—怀念我的生父与养父﹙上﹚
刊发日期:2014-12-21 阅读次数: 作者:张丰年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1971年冬,一场大雪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坐落在孝义县贤者村村东的一排十间崭新的瓦房里,正有一位军人给学生们讲述着“革命故事”。
  这是一所刚刚迁来,由二百多名分三个年级组成的学校,这堂“革命的故事会”是由我县马峪乡东马峪村的班主任老师袁爱香组织的(袁爱香已离休)。
  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的军人,是我县清源镇迎宪村复转军人张占明同志。他们都是汾西矿务局工程处的在职员工。
  张占明同志以自己亲身的经历,诉说着他在旧军队苦难的经历。讲述着他枪林弹雨的生活。课堂上发出阵阵:“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口号。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打动着在坐的同学们的心灵。
  A
  晋中战役结缘
  1948年夏,阎锡山的王牌亲训师所辖的炮兵团,奉命从孝义的白壁关往平遥县城撒退。
  当这支疲惫的队伍,行驶在平遥的张兰境内,先谴部队在一阵阵的炮声中,炸了窝。士兵们四外乱窜、炮声、浓烟,顿时四起,骡马四处乱奔。军车炸翻,横七竖八。公路上除了浓烟中露出的一具具尸体,就是弹坑,枪械。
  炮兵团的团长也慌了神,手里拿着左轮手枪,嗷嗷乱叫,士兵们也听不清他是喊什么?不一会从前面逃回的士兵和炮兵团的士兵掺杂在一起。这时张占明所在的连队,正在匪连长的皮鞭下,被威逼着架设炮架。
  就在这时,一颗炮弹朝他们的炮位飞来,士兵们马上爬在地上,爆炸声过后,当士兵们抬头睁眼一望,连长已被炸死。六七具尸体惨不忍睹,横在他们面前。有人还在喊着:“开炮呀,开炮呀……”张占明刚刚醒过神来,可一看自己的装弹手,早被弹片扎在后背,死在一旁。
  这时,由日本人训练的吹破牛皮的炮团,早溃不成军,要想再组织起战斗力,那是不可能的事了,班已不存在,连也不知去向。士兵乱窜只顾逃命了……
  不知从哪传来的解放军的冲锋号声,还没有定夺从哪个方向逃命的士兵,早从烟雾中窜出几位解放军战士,刺刀已逼近他们胸前。交枪不杀的喊声已响彻田野。
  张占明的右臂被弹片扎伤,晕过去了。当他醒来时,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护士,正给他喂水,他吓得赶紧坐起来,死活不敢喝她喂的水,因为这在匪营中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弄不好轻者挨皮鞭,重者要了命。
  一位首长模样的解放军军官,来到他的身边,亲切地的称道:“小张,你这是干什么?好好的听大姐的话养伤。”最后,这位首长告诉他,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了。你是清徐县人,你的父亲是八分区的支前人员,已赶着自己的马车,正往徐沟方向送军粮。张占明含着眼泪,一句话也说不出,这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倔强的没有在阎匪的皮鞭下掉过眼泪,三次被抓,两次逃跑,和他同齡的伙伴们被抓来的十几位同乡,大都在逃跑的路上被打死,但他还是不忘继续逃跑的念头。
  这位首长自我介绍说:“我姓车,是连指导员。”说着看了看护士,告诉张占明说:“这位大姐是八分区柳林支前队的队长,名叫白银环,是位老党员了,也是个老革命者。”在他们的谈话中,一位军医来到他们的身边,随着三个人畅开心扉的交谈,交谈的话题,由匪军炮兵的配置、组成方式、平常训练等,又聊到了张占明的家事。后来张占明知道此次被俘人员中,还有和他一起赶过马车的兄弟,并从他们的嘴中知道家乡的一些情况。
  张占明共有兄弟三人,哥哥早被抓去当了伪警察,弟弟还小,但也有十四、五岁了。父亲害怕再被抓走,只好狠心的送给了本家族四叔做了儿子,并写了过继契约。
  赶车种地的重担就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生活过得十分艰苦,阎匪军的税种多得怕人,有一点口粮也要想尽办法藏起来。锅中不能有足够的粮米,烟筒不敢冒大烟。伪保长的鼻子像狗一样灵,逼税要钱粮比狼嘴还叼。多少人家被逼得走投无路,有的到了卖人口地步。
  抗战结束后,人们在欢喜中赶走了小日本,却又来了阎匪这群恶狼,人们生活到更深的水火之中。
  晋中战役在打响之前,张占明的父亲,在同村四辆马车往太原送粮途中,行在固驿被我游击队截获。押车伪军消灭。四辆大车连车带人进了山里……
  军医刘恩亮告诉张占明说:“刚才有一位解放战士说,等你的伤养好后就可以跟他们一起回家了。”
  张占明一听此话,紧紧的握住车指导员的手说:“我要参加解放军,和你们一起打太原,我十六岁赶马车,受尽了他们的气。”话没说完,期盼的眼光落在了老姐姐的脸上,仿佛说,您为我说句话呀……
  B
  炮火声中结情谊
  几天来的养伤,张占明和他被俘受伤的兄弟们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在“亲训师”里,别说战场受伤,就是平常伤风拉肚,所得到的待遇,不是皮鞭就是惩罚。想到这里不由的心酸泪水流出眼眶。
  白银环同志系柳林县王家沟乡沙只嘴村人,1937年入党,是吕梁地区最早的一位年轻的女共产党员。那位军中的军医就是他的丈夫,丈夫行军打仗,妻子随军支前。她在1948年调到八分区,随部队奔波在汾、孝、文、交城一带工作。
  白银环每次给这些受伤的被俘人员换药、喂饭、倒屎倒尿都是以最高的政治觉悟为自己的责任准则,得到纵队最高首长的好评、信任。像这样的救治被俘受伤人员从运城战役到晋中战场,她陪护了多少伤员,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
  谁能知道她每当看到这些十六、七岁的被俘伤员,心中总是想念自己的三、四岁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正因为她和战友们这样积极的工作,使我减员极大的部队,得到了及时的补充兵源。
  张占明和他的兄弟们不仅养好了伤,而且在这位老姐姐的思想开导和生活关怀下,思想觉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伤好后的弟兄们无论年纪大小,没有一位脱离部队,都积极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张占明就要归队了,刘恩亮和妻子给他们整理军装和行李。
  刘恩亮知道张占明在被俘人员中,上过二年私塾,算是有点文化,顺手给了他一支钢笔,叮咛了几句,目送他们离去。
  在太原城被围困期间,张占明所在的部队,是攻克东南防线,他们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政治攻势”。张占明和他的战友们凭借着自己满口的清徐、晋中方言的优势,向敌阵地喊话,白天喊了夜间喊,他们轮翻上阵。充分地体现了这群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的干劲。指导员给他们编词,连长给他们鼓劲。老战士们带头。
  每工作一夜,就有十几名、几十名匪兵,爬到我方阵地,连对连,营对营,他们相互传播喊话的经验,交流体会,使他们的“政治攻势”搞得有声有色。
  刘四狗(过世)、牛东海(在世)、梁东儿(在世)都是清徐县迎宪村被抓的壮丁,他们厌战、思乡、痛恨早就在心中埋藏,刘四狗所在的警备营,有位副营长,是我地下党员,一天他借侦察为名,把刘四狗和王大臭(南营村人)叫到一起,给了刘四狗一封信,让他们借黑夜爬过去,交给对方。
  刘四狗当然不清楚这封信的内容,更不知道这位营长的用意,他小心翼翼地、带着饥饿,怀里藏了一枚手榴弹,顺着喊话的方向就爬过去了。天亮时,解放军的战壕里,到处都是标语,决心书。战士们有序的一个班一个班地围在一起吃饭。刘四狗看着解放军的战壕里,欢天喜地,像过年一般,心中更加痛恨阎匪的反动宣传,手里拿着白花花的馒头,却怎么也咽不下去。
  进餐中,一位解放军的首长,走到刘四狗他们跟前,用双手示意他们坐下,慢慢地吃,并且亲切地说:“你叫刘四狗吗?”
  刘四狗慌忙的站起来回答道:“报告长官,我叫刘四狗,清源镇在城一村(此为迎宪村的旧村名)人。”
  这位首长笑着说:“坐下,咱们聊聊。”接着这位首长告诉刘四狗:“你解放太原立功了,你带来一份很有价值的信。”
  刘四狗他们听后,更不知所措,半天互相看看没有说话。
  牛东海、梁东儿,他们是在围困的第十天听到对方的喊话,随着人群,从各自不同的战壕,逃向我方阵地,在投诚营他们相聚了,相互打听着同乡来的老乡们。
  牛东海、梁东儿都属于“亲训师”的兵。“亲训师”被歼灭后,他们被几个当官的逼着逃回太原,被编排在守城的部队中。他们从交谈中得知,他们这一伙被一起抓来的兄弟,活着的就是他们几个了。
  当他们相见时,张占明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了,一身军装显得格外精神,他们会心地笑了,其中一位说:“我们都有家小了,你年纪还小就跟着解放军好好干吧。我们也回去参加支前队去了。”他们这一分手就是三十多年。
  C
  战火纷飞中的感情
  “总攻太原”的命令一下,张占明拿手的就是大炮,仇恨的炮弹一颗颗炸向敌人阵地,指挥员在浓烟中看见这个小伙子打得准、打得狠,大声叫道:“好样的,就这么干!”
  站在指挥位上的连指导员车光照也看在眼里,这时,炮位向前移的命令已下,冲锋号一响,先谴部队像猛虎一样冲向敌人阵地,一位排长大声喊道:“张占明,拿着‘六O’炮跟我去炸敌人的暗堡。”一个排的战士们随着大部队向敌阵地冲去。
  张占明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心中的怒火一股股地往上冒,几次提枪要往上冲,都被身边的排长按在地上。在炮火的烟雾中,这位排长笑着说:“愣小子,跟着我,你是我们团的宝贝,指导员给我下命令了。”炮火,枪声渐渐地稀疏,张占明从烟雾中向四周一扫,觉得这个地方很眼熟,他定神一想,这不是海子边上的阎锡山的粮仓吗?他跟父亲多次赶着自己马车往这里送过粮食,他正在想着。只听见连长大声叫道:“谁熟悉这里?”张占明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报告,我熟悉。”“好,领着一排长,到里面藏起来开黑枪,全给我收拾掉。”连长大声的说。
  张占明跟着排长和四个战士,钻巷子,进胡同,上房顶,前前后后不到半袋烟的功夫,抓了十一名俘虏。回来的路上,在一座庙宇的大钟下,他们听到里面有人在喊,排长一声令下,和几个战俘把大钟抬起,又俘获一名匪军,这名匪军是榆次人,姓侯,后来也成为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现离休)。
  张占明押送着俘虏和排长一行人继续往前走着,突然前面有两名战士抬着一位伤员跑了过来,他们一看是他们的军医刘恩亮,张占明看了一下排长,走了过去,握着军医的手,眼泪不由得流了出来,军医抬起无力的手说:“大小伙子,掉什么泪,我没事。”张占明擦了擦眼泪,换下了抬担架的战士,小心将军医送到救护站。
  车光照这位连指导员,知道张占明和救治他的军医夫妇的感情,心中盘算着,张占明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好小伙,闲时常常给他讲共产党的目标,毛泽东战略思想,徐总司令的用兵才华,在南下的路上,张占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到福建后,先后荣立军功三次。一份份战报,报回家乡父亲手中。
  车光照同志后为汾西矿务局工程处矿建工区党总支书记(现已过世)。张占明跟随他整整三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