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天意谷”归来不看瀑?
天意谷是四川邻水的一处风景名胜。回望天意谷,天意谷给我的是无数大小瀑布构成的画卷,一种悲壮之美。天意谷的悲壮之美源于巴人由此消失的传说,源于巴人厚重的文化底蕴。
传说巴人祖出伏羲,母为女娲,源于湖北武落钟离山。被女娲救下的巴人的先祖廪君巴务相与钟离山崩塌呈现的红黑洞中出来的四个姓氏的人约定,谁能从山下把剑掷中山顶上一块石头的一个洞中,就拜谁为王,结果只有巴务相击中,这就是“掷剑为王的”传说。从此,巴人在巴务相的带领下,经过漫长的颠沛流离,从古夷水(今鄂西清江)来到西南地区,以后,他们的子孙遍及川东、湖北西部及贵州东北一带,春秋时代建立以江州(今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巴务相商朝时助周灭纣,立下功勋,被周朝封为巴国国君。公元前316年,巴王因与蜀国战而求救于秦,秦惠王使张仪、司马错率大军南下灭了蜀国。不曾想,巴王却由此引狼入室,给巴国带来灭顶之灾。
秦军在灭掉蜀国之后也趁机灭掉了巴国。在秦楚联军的追杀下,巴王子带着为数不多的巴人逃至嘉临江流域、四川广安邻水甘坝华蓥山主峰高登山南麓的一个山谷时,巴人突然人间蒸发,全部消失。天意谷由此得名。
其实,天意谷是一个断裂地缝河谷。这里沟壑纵横、洞连地天、地缝交错、暗河深潭,飞瀑落天,令人眼花缭乱,不辨东西南别。这或许是天意,由于天意谷的“地利”,巴人免遭灭种?当然,来自于平原的秦楚联军在迷宫似的天意谷里,在白茫茫的飞流瀑布之中找不到巴人踪迹,也在情理之中。事实上,巴人因何消失,从哪里消失,在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迄今仍然是一个谜。我想,当年巴人为了躲避秦军的杀戮,在“银河落九天”似的瀑布掩护下,从溶洞、暗河逃走也未可而知。
天意谷的主要景点有拂尘瀑、飞瀑迎宾、石门关、老龙潭瀑布、地缝峡、天生桥、天心洞、洞中天河、望月瀑布、穿心洞、天母、天佛、天河等,这些景点或许能带给我们许许多多关于巴人文化、生活图景的想象;天意谷抑或说是巴人历史生活画卷的缩影。
天意谷的山谷河流由众多的瀑布组成。从没有见过这样多的瀑布:有的像一条条乳白色的彩带,从空中飘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有的像流动的白练,泛着点点银光,仿佛在和你嘻戏;有的晶莹剔透,像一朵朵小花,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你:伫立凝望这些体态各异的瀑布,我感觉这是时间将过往的岁月拉成的历史,它流淌着巴人的血与泪,诉说着巴人的兴与衰。遥望瀑布,感觉是一种战栗的敬畏。遥望瀑布,感悟的是生与死,历史与兴衰,以及同这一切相联系着的爱与仇怨,生存与死亡;耕耘与荒芜,荣华与枯凋,收获与灾害,和平与战伐,兴盛与衰败,理想与绝望,福祉与苦难,创造与毁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适者生存,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灭亡。巴人兴衰的历史,是天意,亦非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