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在太原盆地西南,是我国境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古代县城的原型。1997年平遥古城以古代城墙、官衙、街市、民居、寺庙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负载着浓厚历史气息的城墙、极具传统特色的院落以及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都向人们展示着平遥延续至今的千年韵味。
平遥古城,像一本装帧精美的古书,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地嵌入字里行间,在临风开卷的时候,让身处其间的人们浑然置身在历史的瞬间,从时间的褶皱里细品它的厚重和书香。再一页页翻动古城的章节:掌故传说、民俗风情、经济文化……真让人爱不释手。
掌故传说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行走在厚重的城墙上,我感觉脚下的青砖承担了太多太多,防御敌人的垛口如今站满了慕名造访的红男绿女,带来了喧嚣与噪杂。也许平遥已经习惯于面对摄影师的闪光灯和游客的评头论足。但我却害怕突然的来访会打扰古城的梦境。我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走在坚硬的青石板上,生怕惊扰它的块砖片瓦。在我的脚下,这高耸,伟岸,墩厚,坚实,黑褐色中带着沧桑的城墙:2700多年呀,从西周宣王的壮志,到明洪武的德政,从明清的休养生息,到“文革”的风雨,这城墙没有倒下,没有坍塌,没有撕裂;然后一段一段,一截一截地累积,才有了这座叫平遥的古城。
民俗风情
平遥的民俗风情也别具特色,有高跷、抬阁、竹马、节节高、地秧歌等民间社火,有手工布、推光漆器等传统工艺,也有平遥牛肉、手工月饼、平遥腕托、八碗八碟等特色小吃……
如果您可以晚上到平遥,那还可以去一条叫民俗风情节的地方,真实地感受一把地道的古城民俗风情,那才过瘾!
这条街位于古城内东南隅,北接儒学殿堂——文庙,南连雄浑绵延古城墙,东依文运魁星高阁,西望龟首迎薰门楼。百米长街祥和迷人,时时闪现现代与历史的碰撞,处处倾诉尘世与生命的智慧,构筑成古城内一道最独特而靓丽的风景。
迷人的灯光点缀在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是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的融合!霓虹灯勾勒出了牌楼曲折的线条;一扇一扇的窗户,错错落落地亮着;一盏一盏的灯光,投射到木质的斗拱和彩绘间,带着律动的闪烁,映照出一个个神秘的剪影;千万的灯光,旋转着,交织着。灯火阑珊,在某个细微的灯光中,终究会找到自己的所要。徜徉于夜幕下的云路古街——阑珊灯火小酒吧,落日光影黄昏时。一杯咖啡半盏茶,既可小酌亦能酣饮,小聚欢唱,独坐凝思。透过古朴的窗棂,皎月星稀,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漫步其间,商铺建筑鳞次栉比,肆市百业喧嚣繁华。特色客栈、典雅茶馆、风味小吃、民族服饰、土特产品,洋片、杂技、小地摊典藏着一份份梦幻般记忆。沿街的吆喝声、推车的小货郎、熙熙攘攘的古装人物,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不时飘荡着异域风韵的胡琴声,似乎已经引领着您穿越时空,回归到那些尘封已久的岁月之中了……
经济文化
俗话说:“进了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倒人。”平遥的气魄缘于晋商,富可敌国的故事里流淌着现代金融的种子。走进日升昌——中国第一票号,日升昌门脸不大,黑色的院门严肃而朴实,近看却已经斑斑驳驳。虽然牌匾上的字已略显黯淡,但“日升昌”的金招牌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蒙尘。庭院深深深几许,外朴内秀,面简里厚。正房厅柱悬一幅木制长联: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还有那一块闻名商界的牌匾——汇通天下。汇通天下!这就是当年晋商的声音。
街市纵横,票号林立,商贾云集。时光仿佛瞬间倒流。日升昌的大门,开启又关上,关上又开启,迎迓了多少个日升日落,目送了多少的人来人往?那个车水马龙的平遥城:车马声,叫卖声,掌柜及学徒播动的算盘声,交织在一起。“票号一小步,经济一大步”,汇通天下的梦想在此酝酿,气贯长虹。在不大的院子里慢慢行走,眼睛在当年的票据、账房上游移,耳朵聆听着票号的兴衰荣辱。想当年雷履泰,这位气魄十足的商界巨贾、日升昌的创始人,该是怎样地意气风发,置身此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扇门,一堵墙,都牢牢地拽着我的视线,扯动着我的思绪,我仿佛看到了这位票号的鼻祖正在谈笑风生、运筹帷幄,我仿佛看到那些身着长袍马褂的商人进进出出……
难怪,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如此赞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那些比较象样的金融机构,最高的总部大抵都在平遥、太谷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大城市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看官若有闲,且来平遥住。住在平遥,生活在平遥,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远离都市,去寻找山西晋商曾经繁华一时的小城。平遥的景色,美得有些浪漫。居住在古色古香的客栈里,睡在炕铺上,欣赏着十二生肖的手剪窗花,从窗棂向外张望,但见灯笼点点,月朗星稀,屋檐上的雕刻在灯光中影影绰绰,远处悠然传来每逢整点敲响的钟声……你是否也被平遥深深地吸引住了?!而上述这些也不过是平遥古城中的冰山一角,那盘根错节的历史纠纷,那浮光掠影的片砖断瓦,文字远画不出平遥的厚重,只能立字为凭,成就一段旧时光的呓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