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健康*养生总第2748期 >2014-12-14编印

高血压患者怎样来“猫冬”?
刊发日期:2014-12-14 阅读次数: 作者: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冬季给高血压患者带来的不仅有寒意还有更高的风险。一般来说,人体的平均收缩压冬季会比夏季高12mmHg,平均舒张压比夏季高6mmHg;气温每下降1℃,人的收缩压上升1.3mmHg,舒张压上升0.6mmHg。这是因为在寒冷的环境,冷剌激可使人在大脑中枢神经的调控下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和体液调节,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使心率加快、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增加,同时又使肾脏水钠潴留,钠增加交感神经的紧张度,促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那么,高血压患者怎么才能过好冬天这一关呢?(1)坚持适度有氧运动。为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应坚持体育锻炼,但不宜做激烈的体育运动,推荐户外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在寒潮过境、大风阴雨(雪)和有雾的日子尽量不外出锻炼,室内温度保持在18℃左右;(2)生活规律、保证睡眠、饮食有节。高血压患者宜进食清淡富有营养食物,忌吃高脂肪、高糖及过咸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胡萝卜、苦瓜、洋葱、大蒜、荷叶、葛根粉、鲜荸荠等;(3)注意补充水分,睡前、起床后要喝杯白开水,防止血黏稠度升高,保持大便通畅;(4)避免不良剌激,保持心情平静,防止情绪波动。由于冬季是死亡率较高的季节,一些高血压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常常会有一种恐惧心理,担心病情会越来越重,情绪低落从而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心理平衡利于血压稳定;(5)严格戒烟、限酒,养成睡前用温水烫脚的习惯有助于降低血压;(6)监测血压。由于高血压患者冬季血压往往较其他季节要高,有些患者平素不用药或虽服用降压药平时血压控制良好,可能到了冬季血压就难以达标,因此在冬季应注意监测血压,如果发现血压较以往明显升高,应及时就诊,调整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